《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公證民事案件條例》(2014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4次會議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4次會議(2014年4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6月6日起施行。)為正確審理與公證活動有關的民事案件,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侵權責任法》,制定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并結合審判實踐。第一條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依照公證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賠償訴訟的,以公證機關為被告,人民法院作為侵權責任糾紛案件受理。第二條當事人或者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起訴變更、撤銷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并告知可以依照《公證書》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核法律。第三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公證的民事權利義務有爭議的,可以依照公證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民事權利義務發生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但經公證的債權文書經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除外。第四條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供證據證明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在公證活動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公證機構有過錯:(二)損毀、篡改公證書或者公證檔案的;(三)泄露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四)違反公證程序出具公證書的,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制定的證明規則和行業規范;(五)公證機構在公證過程中不履行審核義務,造成公證書錯誤或者不真實的;(六)經公證事項當事人和利害關系人申請,對有錯誤的公證書不予更正或者補正的;(七)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強制性規定的行為。第五條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申請公證,造成公證書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公證機構依法履行審核職責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不依法履行審核職責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對應的補充責任;明知公證材料虛假或者惡意串通當事人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第六條人民法院明知公證機構出具的公證書不真實、不合法,對公證事項的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不予支持,仍以此給自己造成損失并要求公證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第七條本規定施行后,涉及公證活動的民事案件尚未終審的,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施行前已經終審的,當事人根據審判情況申請再審或者決定再審的,適用本規定在監理程序中,不適用本規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行政案件訴訟時效
2021-03-12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專利無效請求人舉證期限是多久
2020-12-01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拆遷賠償房產能強制執行嗎
2020-11-28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費有哪些,拆遷補償費應該歸誰所有
2021-01-29拆遷委托合同范本
2021-03-21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方法都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