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舉報的答復是否可以重新審議
否,答復對舉報人沒有強制執行效力,不視為存在利害關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行政復議法第六條的規定,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一)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沒收違法財產、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吊銷許可證、行政拘留等;(二)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等行政強制措施決定不服的;(三)對有關許可證、執照的變更、吊銷、注銷決定不服的,(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了合法的經營自主權;(六)認為行政機關變更或者解除農業合同侵犯了其合法權益;(七)認為行政機關非法集資、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非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八)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等證件,資格證書或者資格證書,或者申請行政機關審批、登記有關事項,行政機關不依法辦理的;
(9)行政機關不履行保護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財產權利的法定義務的(十)申請行政機關依法支付養老金、社會保險費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費時,行政機關未依法接受教育的,(十一)行政機關的其他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
2。惡意舉報的責任是什么。舉報人是否會承擔法律責任,就要判斷其是否是惡意舉報。如果不是,則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惡意舉報,被舉報方可以起訴舉報人誣陷陷害。誣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實,提供虛假信息,意圖陷害他人,使其接受刑事調查的行為。“其他人”是指一切第三人,包括一般干部和群眾,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誣告陷害他人的目的,必須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調查。不捏造事實誣告他人,以使其接受刑事調查為目的,如以詆毀他人名譽為目的,誣告他人有違法、不道德行為,使他人得不到一定的獎勵或者提拔的,不構成本罪。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是否可以重新考慮對報告的答復”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對報告的答復不能重新審議。答復對舉報人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不視為存在利害關系。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坐牢的人多久可以探視
2021-02-11土地轉包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28翻建房屋需要審批手續嗎
2021-03-24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提示免責格式條款怎么寫
2021-03-24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先予執行多少天
2021-03-11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父母去世房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1-03-23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集體土地租賃協議書的內容
2021-03-17新員工入職破冰培訓怎么做
2021-02-06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