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姓名權、名譽權和榮譽權。公民名譽權是指公民享有的保護自己的社會評價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聲譽,俗稱聲譽,是對公民道德品質、能力、思想作風的綜合評價。一個人的聲譽直接關系到公民個人的社會地位和尊嚴。一個人的名譽是非常寶貴的,它不僅可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可以為從事民事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公民依法享有名譽權。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權,公民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公民必須明確名譽權的權利內容:
1。公民有權保護自己的名譽和尊嚴。聲譽是社會對公民的綜合評價,是公民長期以來的生活方式、道德品質、能力和修養的客觀反映。因此,公民有權保持這一評價的完整性和客觀性。
②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訴訟不僅是一種合法的維權方式,也是名譽權的組成部分。其次,公民應當把握侵犯名譽權行為的認定依據:侵犯名譽權主要表現為侮辱和誹謗兩種方式。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口頭、口頭等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損害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侮辱行為的構成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①侵害人主觀上是故意的,即有意識地損害他人的名譽和人格。如果無意中說有損他人名譽和人格,不是故意侮辱,不構成侮辱行為。
②客觀上,侵權人的言行造成他人精神痛苦和恥辱。
③侮辱行為必須是公開的,即必須有第三者或更多的人在場,或者侮辱的方式可以讓很多人看到或聽到。
④侮辱行為應具有針對性,即侮辱行為針對特定人群。如果在公開場合沒有針對性的辱罵,沒有針對性,不構成侮辱。誹謗是指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損害他人名譽和人格的行為。
誹謗必須注意以下條件:誹謗者主觀上必須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心理;客觀上,侵權人的行為足以損害他人名譽,包括捏造事實。夸大和歪曲事實,降低社會對公民的評價;誹謗是明目張膽和有針對性的。第三,如果公民的名譽權受到侵犯,可以要求侵權人終止侵權行為:公開道歉,公開消除侵權造成的不良影響,恢復名譽,并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如果侵權人無視公民的請求,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訴。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網絡名譽侵權怎么處罰
2021-02-15哪些情況可以單獨提出申請行政賠償
2021-02-12出差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負責嗎
2020-11-20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提供格式合同一方有什么責任
2021-01-1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耕地是否可以簽訂租賃合同
2020-12-22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運輸途中瓷器毀損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3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