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時傷害和普通傷害有什么區別。我國刑法沒有明確規定同時傷害為共同傷害。因此,同時傷害不能認定為共同傷害,而應按照以下原則處理:
(1)同時傷害行為未造成傷害的,不承擔刑事責任。
(2)同時,傷害行為造成輕傷,但證據表明輕傷是一人行為造成的,但無法查明輕傷原因,不能追究任何人的刑事責任。
(3)同時,傷害行為造成重傷,但證據表明重傷系一人行為造成,但無法查明重傷原因,故可以追究傷害未遂的刑事責任。
(4)如果同時因傷害行為造成輕傷或重傷,并且能夠確定各自行為造成何種傷害的,應當分別追究刑事責任。由于加害人的行為與加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加害人應當對共同結果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有人在共同傷害行為中主動放棄犯罪,有效防止了傷害結果的發生,則構成故意傷害罪的中止。在復雜的共同故意傷害行為中,共同犯罪人之間的關系對故意傷害罪的完成形態有很大的影響。共同故意傷害的行為人、教唆人和幫助人對過度執行分別承擔不同的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方法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死刑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是指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兩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其罪行分別處罰。第二,故意傷害罪的客體是他人的健康權。故意傷害罪是非法傷害他人身體健康,造成他人傷害的行為。故意傷害有時可能導致死亡,這無疑損害了人們的生命權。但由于行為人故意損害他人的健康,而不是他人的生命權,故仍屬于傷害罪的范圍,原則上不同于殺人罪。而且,從犯罪客體的性質來看,犯罪主體是指犯罪必然侵犯的合法權益,而不是包括具體犯罪案件可能侵犯的全部合法權益。故意傷害罪僅以侵犯他人健康權為客體要件。是否致人死亡,會對他人的生命權造成損害,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事實上,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國法律分析中共同傷害與同時傷害的最大區別在于行為人在傷害前是否有加害意圖。如果這方面的認定不明確,或者結果不盡如人意,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安置程序有哪些
2021-03-01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權錢壞軍婚 案發進牢獄
2021-02-16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征
2020-12-04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