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認購協議能否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認購協議可以作為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但當合同不能合法或事實上履行時,合同不能繼續履行,且性能成本太高。《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條【違反非金錢債務的責任】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在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的;(二)債務標的不適合強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過高的;(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不要求履行的。第二,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是什么?在同一履行中,當事人可以享有同時履行、先履行和不安抗辯的權利。這些抗辯權的確立,使當事人能夠在法定情形下對抗對方的請求權,使當事人拒絕履行不構成違約,能夠更好地維護當事人的利益。同時,應充分行使辯護權。
當事人對對方負有到期債務,沒有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當事人有權在另一方當事人履行前拒絕其履行請求,當另一方當事人的履行與合同不一致時,另一方當事人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第二,先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對對方負有責任,履行有先后順序。先表演的一方表演的,后表演的一方有權拒絕表演。當第一履約方未能按照合同履行義務時,第二履約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約要求。第三,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中止履行。先履行債務的一方有確鑿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信用證嚴重變壞;轉移財產或者提取資金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用;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第二階段是終止合同。當事人一方依照前款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另一方當事人提供適當擔保的,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當事人在合理期限內不恢復履行能力,又不提供相應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三、最新信息(1月1日起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80條【非貨幣性債務的實際履行和違約責任】一方不履行非貨幣性債務或者履行非貨幣性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另一方可以請求履行,但下列情形之一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二)債務標的不適合強制履行或者履行成本過高;(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不請求履行的。有前款規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終止合同的權利和義務,但不影響違約責任。上述知識是小編對“認購協議能否繼續履行合同”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合同法》明確規定認購協議可以繼續履行合同,但當合同不能合法履行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履行成本過高時,合同就不能繼續履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建拆除決定是行政處罰嗎
2021-02-27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以及如何繳納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19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再婚者可否繼承前妻的遺產
2020-12-16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30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人身保險的理賠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0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撞死人車有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2-03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