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是什么?《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同時失效,新出臺的司法解釋將取代相關司法解釋。《民法典》施行前規定:(一)因同一雙向合同,兩債務之間存在對價關系。不安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一樣,只能發生在雙邊合同中。因此,單一合同和不完全雙重合同都不能產生不安抗辯權。(2) 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向合同屬于不同的時間履行。不同時間履行是指雙方履行義務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我國《合同法》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部分買賣合同普遍采用同時履行原則。對于下列合同,我國《合同法》規定,除當事人有特別規定外,還應當采取不同時間履行原則。這些合同包括租賃、承包、保管、倉儲、委托、傭金、經紀等。(3)第一履約方的債務達到清算期。履約期間未屆滿的,第一履約方只能暫時中止履約準備,不得停止履約。(4) 第一履約方有確鑿證據證明第二履約方在合同成立后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
它包括三個元素:
1。逾期履約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后履約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明顯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提取資金逃避債務;
②喪失商譽;
③提供勞務或者完成工作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
④特定標的物在清償特定標的物的債務中滅失;
⑤其他情形。
2。履約方履約能力的喪失或可能喪失發生在合同成立后。在大陸法系國家,對后履約方財產的表觀減讓何時發生有兩種不同的立法:一種是締約后財產的表觀減讓,如德國、瑞士等大陸法系國家;另一種是締結時財產的減少,如奧地利民法第165條。在我看來,第一種立法更合適。因為如果履約方的財產在合同訂立后減少,第一履約方由于自身的過錯已經知道或者不知道,并且有主觀過錯,因此應當承擔不利條件而不受必要的保護。如果由于其過錯而不知道,則可以以嚴重誤解或欺詐為由要求救濟。我國合同法沒有規定后履約方何時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筆者認為,在解釋中采用第一個立法實例更為恰當。三。第一方承擔舉證責任。第一履約方主張不安抗辯權的,應當有對方當事人已經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義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觀臆測。否則,他們將承擔違約責任,由于擅自中止履行合同,使他們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以上是對“不安抗辯權適用條件”相關法律知識的整理。通過以上相關知識,筆者相信我們能夠了解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條件,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可以使用不安抗辯權,并通過這一知識來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當然,如果你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需要了解,也可以在網上做網上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黃周端律師,中共黨員,福建省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現執業于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為專職律師。黃律師具有多年的法學教育背景,在從事多年的律師執業期間,具有豐厚的法學功底和實踐經驗,條理清晰、庭審應辯能力強。對待任何案件,無論標的大小,都能夠細心專業的分析處理案件。工作作風優良,收費公道,是值得信賴的律師,長期以來一直深受當事人的一致信任及好評。黃律師執業前期辦案廣泛涉及婚姻家庭、房產糾紛、工傷賠償、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債務追償等經濟合同等民事案件以及刑事辯護等領域的法律事務。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并已成功代理了多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包括離婚、繼承及在爭取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等訴請基本達到當事人的預期效果)、工傷賠償、債權追討、交通事故賠償以及刑事辯護案件,維護了眾多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的經濟損失。這些成功的案件也為其提供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單位:福建融成律師事務所。手機:15980206080。地址: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59號世界金龍大廈16層(附近站點:古三座、樹兜站)QQ:583567300,微信:15980206080、zhouzhou
隱名股東的股東權如何確認
2021-02-19整形美容失敗可否要求醫療損害賠償
2020-12-02房產繼承協議書如何寫
2020-12-15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民事訴訟怎么自己抗訴
2020-11-11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取保候審保證書怎樣寫
2020-11-12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