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意破壞現場行為,是指當事人故意改變事故現場原狀的行為,損害現場證據的原有特征,使其在事故發生后喪失證據的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故意損毀、偽造現場或者毀滅證據的,他應承擔全部責任,“故意破壞現場有以下四個要件:
首先,行為主體是事故當事人。當事人的親屬或者其他人破壞現場的,不構成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推定中故意破壞現場的行為,不能推定當事人的事故責任。其次,行為的主觀心理狀態是有意的。損害現場當事人的主觀精神狀態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過失的。只有當當事人故意損害現場時,才能推定責任;當當事人過失損害現場時,不能適用推定責任。這里的意圖是指當事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破壞現場的原始狀態,并希望這種結果會發生。第三,該法的目的是逃避法律調查。第四,破壞現場的行為是客觀存在的。
故意破壞現場是指當事人在事故現場不逃離、不破壞現場的行為。在實際案例中,確實存在這樣一個問題:事故發生后,司機故意先破壞現場,然后逃跑。二是根據法律規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故意毀壞、偽造現場或者毀滅證據的,應當承擔全部責任。根據《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當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現場報警,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事后處理的,當事人應當自提出要求之日起10日內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供交通事故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當事人提供的交通事故證據之日起對交通事故進行調查。當事人未提供交通事故證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現場變更、證據丟失,無法核實交通事故事實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第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并立即報警:(一)機動車無車牌、檢驗標志、保險標志;(二)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三)駕駛人飲酒或者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麻醉藥品;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二款規定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故事實或者原因有異議的;
(五)當事人不能在道路上移動車輛的(六)與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發生碰撞的。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調查,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交通事故發生的影響和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因一方過錯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承擔全部責任;當事人逃逸,造成現場變化、證據丟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無法核實交通事故事實的,由逃逸的一方承擔全部責任;故意毀壞的,偽造現場或者毀滅證據的,應當承擔全部責任。第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調解,交警在事故確認書中說明有關情況后,可以向當事人交付事故確認書:當事人不能提供交通事故證據的,而交警因現場變化和證據丟失,無法核實交通事故事實。破壞事故現場仍有可能受到更多懲罰。不管你是不是肇事者,不要在事故發生后破壞現場。破壞事故現場后,如何定罪是合理的或定罪的具體要求是什么,你可以找專業律師律師網提供支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破產債權的內容
2021-02-16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怎么對抗政府非法征地
2021-02-17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農村空心房拆遷補償最新標準,拆遷一平米補償多少
2020-12-21拆遷安置房如何購買
2021-02-21公產房拆遷補償的標的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