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借款合同的效力及處理
貨幣借貸是一種金融業務,只能由國家指定的機構專營。當前,可以經營借貸業務的,有國家各專業銀行、各地方銀行、交通銀行、城市及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經批準的外資銀行、合資銀行、金融信托投資機構。除此之外,各級財政部門可以在法律、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從事財政性借貸;經國家批準設立的各種科學、教育基金會、各種社會發展基金會、各種福利基金會、教育基金會,可在經批準的基金會章程規定的范圍內,有限度地開展借貸業務。上述所有金融機構和經批準的非金融機構開展借貸業務時,都應當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
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借貸,是指企業法人之間或企業法人與非法人經濟組織之間,由于一方向另一方給付一定數量的貨幣,并要求接受給付的一方在約定的期間內歸還相同數量的貨幣,同時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或利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也稱為借款合同關系。
一、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借貸的相關法律規定
1、《商業銀行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商業銀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
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法釋[1999]3號)
“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以下簡稱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無效:(一)企業以借貸名義向職工非法集資;(二)企業以借貸名義非法向社會集資;(三)企業以借貸名義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四)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
二、《商事裁判標準規范》在 “關于幾種特殊主體作為貸款人的借款合同效力的認定”中的論述:
“企業之間直接借貸也可以將企業的閑置資金有效地利用起來,但是金融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其穩定關系到一國經濟的長期穩定,企業之間直接借貸,國家不易監管,這種金融監管體系之外的融資是存在很大風險的,同時在企業之間借貸的實踐中也存在企業將其資金借貸他人以牟取高額利息的情形,也影響了金融秩序,所以目前尚無法律明確規定允許企業之間可以相互借貸的情況下,仍然應當認定此種借款合同無效。”
三、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借貸合同關系效力的認定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從以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來分析,企業之間相互借貸,歷來為我國法律和政策所禁止。企業之間相互借貸,由于其行為的違法性和后果的危害性,在一般情況下,所簽訂的合同應認定為無效合同,其借貸行為屬無效行為。
企業之間借貸除了其違法性以外,也違反企業設立的宗旨和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規,無論是從事商品生產、商品流通的企業還是從事其他服務業的企業,他們制定企業章程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他們的營業范圍時,不可能批準該企業可以從事借貸活動。
四、借款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的處理
《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合同法》第59條:“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從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看,對借款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應依據以下原則處理:
1、維護金融秩序原則:對于企業之間借貸關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金融信貸的規范性文件的規定來認定其效力,對這類糾紛的處理,應當有利于維護金融信貸專營的秩序,有利于國家對資金市場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有利于引導企業正確使用資金。
2、過錯責任原則:主要是在合同被確認無效后,作為借貸標的物的資金被占用期間的損失,應當按過錯責任來承擔。
3、公平原則:是指在案件審理期間,應當公平地保護雙方企業的合法權益,既要在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使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有損失的一方得到合理彌補,又不應使任何一方從無效借貸中獲得不應當得到的利益。
根據以上原則,企業之間借貸關系被確認無效后,對涉及的借貸本金、利息及損失可作如下處理:
(一)對借貸本金的處理:借貸本金作為無效借貸合同的標的物,必須全額返還給出借方,而不適用損害賠償予以替代。
(二)對借款利息和損失的處理:在借貸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對合同中約定的利息和利潤一般不予保護。
在實踐中,對無效借款合同項下的利息的處理一直都是沿用最高人民法院《聯營糾紛解答》的規定,即對出資方已經取得或約定取得的利息應予收繳,對另一方處以相當于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罰款。
其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規定:“企業借貸合同違反有關金融法規,屬無效合同。對于合同期限屆滿后,借款方逾期不歸還本金,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除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經)發1990」27號《關于審理聯營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4條第(2)項的有關規定判決外,對自雙方當事人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至法院判決確定借款人返還本金期滿期間內的利息,應當收繳,該利息按借貸雙方原約定的利率計算。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借款利息未約定的,則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借款人未按判決確定的期限歸還本金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這些規定也是目前各地法院在審理企業間無效借款合同糾紛案件時的主要法律依據。但也有除返還本金以外,對約定的利息既不進行收繳,也不處罰的判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婚姻無效的適用情形和救濟途徑
2021-02-20近親結婚有什么危害,近親結婚的危害有哪些
2021-03-11起訴離婚律師費用是多少
2020-12-14離婚協議公證需多長時間
2021-02-24辦理協議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2最新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0-11-24離婚協議的法律效力是怎樣的?
2021-01-01涉外協議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05家暴離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協議離婚房屋過戶手續怎么辦?
2021-01-27家暴離婚起訴狀范本2020
2020-11-2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0-11-11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法院訴訟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07無孩子離婚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7夫妻辦離婚手續在哪辦理
2021-02-07離婚訴訟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17未成年子女撫養費標準
2021-01-18寶寶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5離婚后子女共同撫養權嗎 可以共同擁有嗎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