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2004年6月,某國有圖書出版公司工會與該公司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馬某為該公司工會主席,并擔任了首席協商代表,與另兩名工會推選的協商代表一起與公司代表在協商集體合同條款時,就職工最低工資、業務提成、年假時間等條款發生了重大分歧,談判進入僵局。馬某等協商代表認為與公司發生的爭議,表面上看是在集體合同簽訂過程中發生的爭議,而實質是勞動爭議,遂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裁決該圖書出版公司按照馬某等協商代表認定的條款,簽訂集體合同。
申請結果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駁回了馬某等協商代表的仲裁申請。
專家點評
焦點一:集體合同爭議與集體爭議是一回事嗎?
集體合同爭議,是指集體合同當事人因簽訂或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集體合同爭議不同于集體爭議,其區別在于:
、集體合同當事人,一方是工會或職工推舉的代表和企業的全體職工,另一方是用人單位;集體爭議是指職工一方當事人為人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勞動爭議。集體爭議不過是多個個別勞動爭議的集合,其實質仍然為個別勞動爭
焦點二:發生集體合同爭議是否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各國在立法和法理上一般將集體合同爭議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簽訂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我們將其稱為利益爭議,是指在簽訂集體合同過程中,當事人雙方就如何確定合同條款所發生的爭議,是因待定權利義務發生的爭議,往往表現為當集體談判出現僵局或破裂時,職工一方采取罷工、雇主一方采取關閉廠等激烈的方式迫使對方讓步;另一類是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又稱權利爭議,是指在履行集體合同過程中,當事雙方就如何將合同條款付諸實現所發生的爭議,是對集體合同中已經設定的權利義務發生的爭議。
由于集體合同爭議涉及面廣,處理不好會影響社會安定和經濟發展,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一般都在立法中做出專門規定,同時設置專門機構對集體合同爭議進行處理。
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集體合同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集體協商過程中發生爭議,雙方當事人不能協商解決的,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書面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未提出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必要時也可以進行協調處理。”第五十一條規定:“集體協商爭議處理實行屬地管轄,具體管轄范圍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中央管轄的企業以及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用人單位因集體協商發生的爭議,由勞動保障部指定的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組織同級工會和企業組織等三方面的人員協調處理,必要時,勞動保障部也可以組織有關方面協調處理。”第五十五條規定:“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議,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成的,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根據《集體合同規定》的上述規定可以看出,我國對集體合同爭議的處理也劃分為因簽訂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和因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對第一種爭議,規定只能通過協商或行政協調處理,而不能調解、仲裁或訴訟。規定不能調解,是因為我國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是由企業工會主持的,再由其調解有其不當之處;規定不得仲裁或訴訟,是因為我國法律未規定職工有罷工、用人單位有關閉廠的權利。集體協商是和平協商,雙方不得采取過激手段,在發生爭議時由勞動行政部門進行協調處理,有利于爭議的及時解決;對于因履行集體合同而發生的爭議,《集體合同規定》第五十五條明確規定“當事人協商不成,可以仲裁”,因為這是對集體合同中已經設定的權利義務發生的爭議,并且該集體合同已經過勞動行政部門的備案審查,權利義務應該已經十分明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據此做出準確的判斷。
本案例中,馬某等協商代表與其公司的爭議是在簽訂集體合同過程中發生的,雙方并未進入到履行集體合同的階段。因此,這樣的爭議可以經雙方協商或通過勞動行政部門解決,但不能通過勞動仲裁來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程序多長時間?
2020-11-21辦假離婚貸款的風險有哪些?
2021-02-032020最新離婚協議書范文
2020-12-10協議離婚后的財產分割糾紛
2021-02-17分居兩年可以自動離婚嗎?
2020-11-13家暴離婚起訴狀范本2020
2020-11-22訴訟離婚的判離條件有哪些
2021-02-23訴訟離婚的流程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24離婚財產分割是怎樣的
2021-02-23未婚生子孩子由誰撫養?
2021-02-20監護權變更怎么申請,哪些情況可以變更監護權
2021-03-16新婚姻法孩子撫養權怎樣判
2021-01-22關于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
2020-11-22子女撫養費起訴狀應該怎么寫
2021-03-01新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如何規定的?
2021-02-19訴訟離婚中雙方如何爭取撫養權
2020-11-26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問題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04被扶養人生活費怎樣計算
2021-02-14出國出生證明怎么辦理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