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況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是實施犯罪的行為的犯罪人,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這種犯罪行為人與承擔賠償責任人發生分離,這主要指以下幾 種情況:
1、未成年人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給被害人造成損失的時候,附帶民事訴訟的責任主體不是負有刑事的未成年人,而是他的監護人。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 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死亡的或者是父母沒有監護權能力的,規定由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和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 護責任的經過其所在居委會或者農村村委會同意可以成為監護人,如果被告人給他人造成了損害,監護人就有代為賠償的義務;
2、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應當負 賠償責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這種情況主要是指在數人共同侵犯他人財產案件中,有的被告人被提起了,有的被公安作了其他處理,有的被檢察院作出了不 的決定,如果被害人對包括被告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提起賠償要求,這種情況下對于沒有進入刑事審判程序的人都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如張某在一起刑事案 件中作為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把李某某、王某某告上法庭,訴訟中張某對李某某提出了追究刑事責任和民事賠
3、法人的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因犯罪行為造成的損失由法人負連帶責任。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他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經營活動承擔 民事責任。如果工作人員所進行的活動與機關與法人沒有任何關聯,所造成的損害應由個人負擔。在法院審判過程中如果被告人死亡的,對于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 任,最高法司法解釋得很明確,構成犯罪的,終止審理,不構成犯罪的,宣判無罪。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死亡(包括被判處的犯罪分子),不能免除他的民事責 任,他所構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并不是隨著他的死亡而消失,應由他的繼承人來解決,這里還有一個限制,就是要以繼承人繼承被繼承人的財產為前提條件,賠償的范 圍限于他繼承財產當中。
從我們萊西法院近年來審理的數百起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來看,涉及訴訟主體爭議的并不多。主要在責任承擔上難以區分。特別是在刑事自訴案件中,這種情況比較突出。這是當前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點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在新婚姻法中怎么認定?
2020-11-25離婚后女方戶口怎么辦?
2021-03-08離婚判決書下來能馬上登記嗎
2021-01-07離婚率上升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14為什么北京離婚率居高不下
2020-11-07異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2-12在異地可以辦理離婚嗎,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21自愿離婚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1-19怎么認定夫妻感情破裂
2021-03-03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監護人證明哪里開您知道嗎?
2021-01-21什么是子女撫養費,子女撫養費由誰承擔
2021-02-21重慶單獨二胎政策是什么
2020-11-10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1-04被執行人拒付撫養費被拘是否符合我國法律的規定?
2021-02-02離婚小孩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7出生證明辦理時間是什么
2020-12-21《民法典》房產分割問題有什么規定
2021-03-24新婚姻法關于分居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26婚前財產怎么保護?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