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緩制度的規范分析
死緩是死刑緩期執行的簡稱,指的是對于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根據刑法第48條第1款規定,適用死緩的條件是:
(1)罪犯應當判處死刑。
死緩(2)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根據刑法第50條的規定,被判處死緩的犯罪分子,在死緩期間或者期滿之后,有三種處理結果:(1)在死刑緩期執行期間,如果沒有故意犯罪,2年期滿以后,減為無期徒刑。
(2)如果確有重大立功表現,2年期滿以后,減為25年有期徒刑。
(3)如果故意犯罪,查證屬實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后,執行死刑。
從最初的一項政策到被寫進基本法律,死緩制度的良性功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因而,長期以來,死緩制度都被視為我國貫徹“少殺慎殺”政策的重要舉措。馬*昌先生總結死緩制度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死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少殺慎殺”政策的體現,是限制死刑執行的有力措施。它嚴格地控制了被執行死刑的人數,使因犯罪被處死的人數減少到最低程度。(2)死緩有利于集中力量打擊最嚴重的犯罪分子,分化犯罪分子,是貫徹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刑罰制度。(3)死緩鼓勵罪犯悔罪自新,有利于死緩罪犯加強改造,爭取成為自食其力,有益社會的新人。(4)死緩符合世界限制適用死刑的趨勢,表現了我國刑罰的特點,在國際上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盡管如此,深入到刑法學和刑罰學理論的實質,我們便會發現,死緩制度本身在法理邏輯方面的矛盾則清晰地凸顯出來,死緩制度本質屬性仍需明晰地確認.
(一)死緩適用的條件
從《刑法》第48條的規定來看,死緩必須是對“罪行極其嚴重,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才能適用,只有對“應當判處死刑”而又“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才可以適用死緩。因此死緩的適用條件有兩個:(1)應當判處死刑;(2)不是必須立即執行。?
1.應當判處死刑
這是適用死緩的前提條件?!缎谭ā返?8條規定,死刑只適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所以,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必須是其罪行極其嚴重。但對于何謂“罪行極其嚴重”有不同的理解,分歧主要在于“罪行極其嚴重”的“罪行”是僅指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還是指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與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的統一,亦或是既指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觀惡性,又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從論理解釋的角度看,“罪行”應是指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和犯罪人主觀惡性的統一。它們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一起組成該犯罪的刑事責任考量的內容,得出“應當判處死刑”的結論。因為刑事責任是適用刑罰的基礎,而刑事責任又以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即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和犯罪人主觀惡性的統一,以及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為考量內容,同時,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是犯罪以外的內容,所以“罪行”應當指的是犯罪行為的客觀危害和犯罪人的主觀惡性的統一。
?2.不是必須立即執行
這是適用死緩的實質條件。通過對死緩與刑罰目的之間關系的分析已經得知,不是必須立即執行是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不是非常大,從而不須立即執行死刑。但對人身危險性的概念及其表現因素,仍有不同理解。一般而言,人身危險性是指犯罪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其表現因素或者說對其程度認定的依據“包括兩大方面;一是犯罪人在犯罪前后與犯罪行為有聯系的表現,如犯罪人犯罪前一貫品行較好或素有劣跡,是否累犯,有無前科等,以及犯罪后自動投案或畏罪潛逃,主動坦白或嫁禍于人,積極退贓或隱瞞贓物,對被害人賠禮道歉或揚言報復等與犯罪行為有關的表現,這些因素對他所實施的犯罪本身沒有影響,卻能夠預示其改造的難易程度和再犯罪的可能性大小。二是犯罪人的人格、家庭及社會環境和職業狀況等影響再犯罪的因素”。以上因素中肯定的方面如犯罪前一貫品行良好等表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小;而否定的方面如犯罪前一貫品行不端等表明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對較大。另外,“犯罪人主觀惡性的形式對于正確衡量人身危險性也有重要意義”?!安煌镞^形式的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人身危險性輕重依次為:疏忽大意過失的行為,過于自信過失的行為,間接故意的行為,直接故意的行為?!?
(二)死緩的執行
《刑法》第50條對死緩的執行問題作了規定,根據適用死緩的犯罪人在死緩考驗期內的不同表現而作出三種不同處理:沒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滿后,減為無期徒刑;確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減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犯罪的,查證屬實,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執行死刑。但無論是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
1.是否對適用死緩的犯罪人在死緩期間故意犯罪的都應執行死刑。從《刑法》的規定看,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其合理性卻值得探討。死緩是以“少殺”政策為指導,基于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不是很大而適用的。相應的,執行死刑是因為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很大,不執行死刑其會對社會造成新的較大的危害,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最后的措施。雖然犯罪人在死緩期間故意犯罪,證明其有人身危險性,而“故意”犯罪表明其主觀惡性較深,從而說明其人身危險性較重,但是人身危險性是一個在長期、綜合考慮后才能得出結論的范疇,即對人身危險性的考察不能是一時一事的。人身危險性反映的是犯罪人的反社會性,“再犯”可能性并不僅指“下一次”犯罪的可能性,而應當對反映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的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果犯罪人在死緩執行期間有立功表現,或一貫遵守監規、積極改造、或者故意犯罪的性質不是很嚴重,說明其人身危險性不是很大。所以,犯罪人在死緩期間故意犯罪的,不一定都要執行死刑,而應該對反映其人身危險性的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如果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非常大、難以改造,則可執行死刑;否則,不應執行死刑。
2.對在死緩期間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如何處理。對此《刑法》沒有明確規定。但從立法原意看,有故意犯罪就要執行死刑,所以既有故意犯罪又有重大立功也要執行死刑。但是這樣也是不合理的,應當綜合考慮犯罪人故意犯罪、重大立功及其他反映其人身危險性的因素進行裁定,原則上不應執行死刑。除非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非常大而不得不執行死刑。
3.死緩依法變更為死刑立即執行的,是否要等二年期滿以后。根據《刑法》的規定不需等到二年期滿以后。但是犯罪人在應當變更的情形出現之后,至二年期滿之前,仍有可能悔過自新,應當給予其這樣的機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前保證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3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162020最新離婚訴訟書范文
2020-12-15協議離婚和起訴離婚有何不同
2021-03-08關于軍人離婚的訴訟管轄
2021-01-13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1夫妻離婚了戶口怎么辦?
2021-02-14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07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3-15小孩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6離婚后的探視權的法律規定
2020-11-15變更撫養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05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
2020-12-17如果女方提出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2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方式有哪些
2020-12-21離婚財產分割公證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7新婚姻法離婚財產的分配規定有哪些?
2020-12-31夫妻共同財產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6離婚損害賠償提出時間是多久,婚外情離婚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