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已經將專利權列入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面對他人的一些已經申請專利的物品,其他人是不可以進行銷售和使用的,如果作為商業目的來進行使用的話,都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在下文當中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概念是什么?
侵犯著作權罪,是指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音像、計算機軟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未經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出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
(一)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體要件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所謂著作權,也稱版權,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對已經創作出來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所享有的專有權利。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護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不受侵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發展,199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使我國的著作權法律保護體系基本確立。但是,《著作權法》沒有對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規定刑事制裁條款,因而不能對一些嚴重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行為通過追究刑事責任予以有效懲治,使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存在缺憾。有鑒于此,1994年7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懲治侵犯著作權的犯罪的決定》。該決定在我國刑事立法上首次規定了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犯罪,使我國對著作權的法律保護達到一個新的水準,因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條即根據該決定修改而成。
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主要是指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等擁有的著作鄰接權。侵犯著作權罪即是對上述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直接侵犯,同時為了加強對著作權的管理,《著作權法》對作品范圍、著作權內容、歸屬及保護期限、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及法律責任等均作了明確規定,其目的是通過對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保護,鼓勵人們創作和推廣智力成果的積極性,促進我國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如果對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進行侵犯,其行為已不僅具有民事侵權性質,而且在嚴重情況下同時侵犯了國家和社會利益。因此銷售侵權復制品罪侵犯的客體應是國家的著作權管理制度以及他人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統一。
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的作品、圖書、錄音、錄像制品和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所謂作品,是指人們借以表現自己思想、情感的文學、藝術和科學方面的智力成果。依照《著作權法》第三條的規定,作品包括下列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
(4)美術、攝影作品;
(5)電影、電視、錄像作品;
(6)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
(7)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
(8)計算機軟件;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圖書,是指作品經出版者編輯加工、版式設計、封面設計等技術處理并排版、印刷、裝訂后予以發行的書刊出版物。錄音錄像制品,是指任何有聲音的原始錄制品或電影、電視、錄像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無伴音的連續相關形象的原始錄制品。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是指自己或請人制作而在其上面冒署其他人姓名的美術作品。如果侵犯的對象不屬于上述范圍的,則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
(二)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的客觀要件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情節嚴重的行為。
我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規定了15種侵犯著作權和與著作權有關權益的行為,但是根據本條規定,只有下列四種侵權行為可以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行為。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即指未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著作權人一般指作者,也可能是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根據《著作權法》規定,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享有著作權;演繹作品著作權由演繹人享有,合作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其中的作品可以單獨或分割使用的,其作者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電影、電視、錄像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其他權利由制片者享有,如果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其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任何未經上述人員同意而使用其作品的,均屬于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行為。
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復制是指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為;發行是指為滿足公眾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印件。根據本條規定,復制與發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整體行為,應同時具備才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如果僅僅具備其中一個方面的則不符合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行為特征。當然不同行為人事先通謀而分別實施復制、發行的,屬于共同犯罪,仍然可以構成銷售侵權復制品罪。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行為出版是指把作品編輯加工后,經過復制向公眾發行的行為。出版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復制發行。出版者出版圖書,一般需要經著作權人授權而取得對作品的專有出版權。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的作品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地點以原版、修訂版方式制作成圖書并予以發行的獨占權利。它是一種與著作權有關的重要權益,同樣具有排他性,他人不得行使,否則構成侵權。
3、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行為這是一種侵犯錄音錄像制作者著作鄰接權的行為。錄音錄像制作者即制作錄音錄像制品的人,由于他們不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付出了相當的獨創性勞動,對其制作的音像制品也依法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并獲得報酬的權利,他人未經許可復制發行其音像制品的,當然是對其權利的侵犯。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行為這是一種借他人之名非法牟利的行為。它不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主要是署名權),而且必然會影響他人美術作品的銷售,從而間接侵犯他人的財產權。同時這種行為還欺騙了社會公眾,對我國文化市場秩序具有相當的危害,因此應予以懲治。
其實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就是指沒有經過他人的允許擅自復制發行他人的音像制品,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專有物品等。不管是他人的著作版權或者是文化知識產權,在沒有經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是不可以私自使用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標準離婚協議書格式怎么寫
2021-01-21單方起訴離婚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27訴訟離婚后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9最新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1-02-27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離婚手續在哪里辦理
2021-02-04請律師打離婚官司要多少錢
2021-02-09私生子撫養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8未婚生子的政策是怎樣的?對此有何規定?
2020-11-26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13最新撫養權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4如何指定監護人?
2021-01-10父子關系證明怎么寫 去哪里開
2021-01-03北京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7西安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多少
2021-01-26出生證明怎么辦理?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02出國出生證明怎么辦理
2021-02-09新婚姻法房產增值部分屬于誰?
2020-12-15婚前財產怎么認定?
2020-11-08離婚后財產分割協議書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