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一個互聯網加的經濟時代,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如今的犯罪分子也越來越跟上時代,技術手法上都有所提升。利用各種渠道盜竊機密文件及資料。嚴重的危害了國家的利益,這種犯罪手法是極其惡劣嚴重的。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的是,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客體是什么?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刑法第282條第2款),是指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行為。
客體要件
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客體是國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屬于國家絕密級和機密級的秘密的物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展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非法持有秘密級國家秘密的行為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予以法律制裁,但從其社會危害性的程度來看,尚不到犯罪的程度,不應以犯罪論。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行為。
所謂非法是指根據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具體的規章制度,不屬于接觸、保管國家秘密文件的人員而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或者雖屬于保密工作人員,但其持有該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沒有合法根據。比如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非經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摘抄;收發、傳遞、外出攜帶,應由指定人員把任等。對一般人員而言,持有國家秘密本身即為非法,對于有保密人員身份的人,有關機關未曾批準復制、摘抄,行為人卻持有復制件、摘抄件;有關機關未指定或者不屬于有關機關指定人員而持有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等就屬于非法。總而言之,行為人沒有合法根據而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即為非法。
所謂持有,是指以占有的意思實際支配。不論是行為人隨身攜帶,或者隱藏、存放于其住處、工作場所,寄存在他人之處等,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而置于自己控制之中即為持有。如夾藏在自己的行李、郵件當中,雖然并不親自持有,但行李、郵件最終仍然要回到自己手中,并未脫離自己的控制,仍為持有。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持有包括兩類,即不應知悉國家秘密的人員攜帶、存放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可以知悉某項國家秘密的人員,未經辦理手續,私自攜帶、留存屬于該項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在行為人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的既定事實下,當有關機關調查時,行為人拒不說明其來源與用途。所謂拒不說明,既包括根本就不予配合,什么也不說,又包括未能說明。如編造謊言、借口或者提供的來源與用途經查不實或無法查證的。
刑法解釋
第一百一十一條【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定義、量刑】
第一百一十一條為境外的機構、組織、人員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解釋】本條是關于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罪的處罰規定。
這里所說“境外機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機構。如政府、軍隊以及其他由政府設置的機構,也包括外國駐我國的使、領事館及辦事處等。“境外組織”,主要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政黨、社會團體等,也包括企業等經濟組織以及宣傳組織。“境外人員”,是指外國公民、無國籍人以及外籍華人等。根據本條規定,構成本罪的,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構成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無論其是中國公民,還是非中國公民,都可能構成本罪。
必須是為境外的機構、組織和人員實施本條規定的犯罪行為。
必須是采取了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的方法。其中“竊取”,是指行為人采用各種秘密手段,如盜竊、偷拍、偷錄等行為而取得國家秘密或情報的行為;“刺探”,是指行為人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非法探知國家秘密或情報的行為;“收買”,是指行為人以給予財物或者其他物質性利益的方法非法得到國家秘密或情報的行為;“非法提供”,是指國家秘密或情報的持有人,將自己知悉、管理、持有的國家秘密或情報非法出售、交付、告知其他不應知悉該秘密或情報的行為。
行為人實施的犯罪對象只限于“國家秘密”或“情報”。其中“國家秘密”,是指關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于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國家秘密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而這里所說的“情報”,是指除國家秘密以外的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開或者依照有關規定不應公開的事項。應當注意的是,對于情報的范圍,法律并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在司法實踐中要根據具體案件作具體分析,從嚴掌握。
1、不能把所有未公開的內部情況,都列入“情報”范圍,以免擴大打擊面;
二、要注意與正常的、信息情報交流區別開。
根據本條的規定,對構成犯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即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絕密級國家秘密、三項以上機密級國家秘密或者其他國家秘密或者情報,對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其他特別嚴重損害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即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不足三項的秘密級國家秘密或者情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同時,根據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構成本罪,對國家和人民危害特別嚴重、情節特別惡劣的,可以判處死刑。構成本罪,還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沒有標明密級的事項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而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的,依照本條的規定定罪處罰;二是通過互聯網將國家秘密或者情報非法發送給境外的機構、組織、個人的,依照本條的規定定罪處罰,而因瀆職行為將國家秘密通過互聯網予以泄露,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關法律規定
《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九條 對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 資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國家安全 機關可以依法對其人身、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對 其非法持有的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專用間諜器材予以沒收。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構成泄露國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說明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密級以上物品的管理、保密秩序,直接對象是國家機密級以上的物品;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持有這些物品而有拒不說明其來源和用途;主觀方面必須是故意;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2、此罪系新罪名,1979年刑法無規定。
以上資料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客體是什么的詳細介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非法持有國家機密資料罪客體是國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涉及到跟秘密、機密、絕密等相關字眼,大家一定要慎重,可以說最好是不要去觸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前協議書的格式
2020-12-252020最新訴訟離婚條件
2021-01-04離婚協議書內容有些什么
2020-11-19婚外情可以離婚嗎
2021-01-12女方起訴離婚程序
2021-02-242020年異地法院起訴離婚程序
2021-03-08協議離婚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0去法院起訴離婚程序
2021-02-23辦理訴訟離婚程序有哪些?
2020-11-15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3-23離婚不給孩子撫養費怎么辦
2021-01-15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產假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誰可以提出監護權撤銷申請
2021-02-26北京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7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變更應該怎么做
2021-02-25辦理出生證明應該遵照怎樣的流程,出生證明辦理要幾天?
2020-11-09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2-08新婚姻法房產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09如果夫妻離婚房產怎么分配最合理?
2021-01-26夫妻財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