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要是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就屬于未成年人,同時也可以叫做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就說到了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上面,究竟我國的民事責任年齡是如何劃分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民事責任年齡主要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十歲,一個是十八歲,十歲以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即無需承擔民事責任,十至十八歲限制行為能力,有一定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還有就是十八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需完全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根據公民的年齡和精神狀態,對民事行為能力分別作出規定:
第一種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與我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關以年齡分階段承擔責任的規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這說明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是根據公民政治生活行為的年齡標準來確定?!笆軞q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其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十六周歲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達到初中畢業了,參加生產勞動或其他工作了,但這種勞動或工作,其勞動收入必須成為本人主要生活來源的,否則,不能視其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第二種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也稱為可以獨立進行部分民事活動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這是考慮到一些間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認定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在不發病期間進行的民事活動是有效的。
第三種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稱完全沒有獨立進行民事活動能力人,這種人包括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還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腦功能受損,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癡呆神志不清的人。
對于不同的年齡段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也不同,了解這些對于民事責任量罰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不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要是已滿10周歲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當然要是在18周歲以上,同時精神正常的話,就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2無財產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0-11-11如果想離婚怎么辦理手續?
2021-03-09軍人協議離婚程序是怎樣的?有什么特殊規定嗎?
2021-02-06訴訟離婚后財產分割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9離婚協議書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1-19原告起訴離婚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08離婚后子女撫養權怎么判
2021-01-29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父母可以放棄孩子的撫養權嗎
2021-03-17判決的探視權不執行會怎么樣
2021-03-17非婚生子女撫養權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0離婚子女撫養費計算,撫養費的支付方式
2021-02-28監護人證明怎么寫?
2021-02-03變更監護人的情形,怎樣變更監護人
2021-03-21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最新內容有哪些?
2020-11-24未婚生子孩子撫養費怎么出?
2021-03-13監護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0-12-15離婚后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3-10繼子女是什么意思?繼子女有繼承權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