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民法中的處分行為是什么意思?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3 · 347人看過

處分行為是我國法律上一個特別鮮明的概念,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廣泛,能夠涵蓋大部分的生活方面。所以說我國法律對此的法律條例也在日漸的完善著。能夠有效的保護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在公民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使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在我國法律上處分行為是什么意思呢?

一、處分行為是什么意思?

1、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其處分的客體是權利。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及準物權行為,包括契約(如所有權的移轉、抵押權的設定)及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臺灣民法典第758條規定:“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立、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其所稱法律行為,系指物權行為而言。又第761條規定:“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讓人已占有動產者,于讓與合意時,即生效力。”其所稱讓與合意,系物權讓與合意(物權契約)而言。

2、處分行為分為物權行為與準物權行為兩類。物權行為是直接變動物權效果的行為,如讓與物權、拋棄物權、認定抵押或質權等;準物權行為是直接變動物權以外支配型權認定、移轉或消滅效果的處分行為,例如認定采礦權、漁業權等。

二、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的不同點

(1)關于處分行為適用標的物特定主義,即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至遲于行為生效時標的物需確定,并且一個標的物只有受一個物權行為或準物權行為處分(一物一權原則)。而負擔行為不受限制。

(2)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的,為無權處分,效力待定。負擔行為不以行為人有處分權為必要,如出賣他人之物,則買賣契約仍為有效。

(3)物權行為,應采公示原則,物權的變動,須有足由外界可以辨認的形象,一維護交易安全,避免使第三人遭不利。

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是民法中法律行為的分類之一,通說認為,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不承認這種分類。

負擔行為是指一個人相對于另一個人(或若干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之義務的法律行為。

它的首要義務是確定某項給付義務,即產生債務關系。一般說來,負擔行為是以發生債權債務為內容的法律行為,也叫債權行為。

一般說來,對于交易的過程,負擔行為僅僅是手段而非目的,是暫時的,是物權或其他權利變動的準備階段。通說認為,負擔行為一般通過合同表現出來,也可以通過單方法律行為表現。相對應的概念是處分行為。

二者是按照財產行為中法律行為的效力不同進行的分類。直接發生財產權轉移或消滅效果的行為是處分行為。需要具備處分權為要件。

負擔行為是直接發生給付義務效果的行為,需要經義務人的義務履行行為才能實現。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出,處分行為的意思在我國法律上已經有著明確的解釋和說明。但是處分行為還是有著容易混淆的概念。那就是負擔行為,因為兩者的意思非常的相近,有很多學者都會被兩者迷惑。所以建議接觸這方面的人先了解一下法律知識。若是遇到復雜的民事糾紛,最好找專業人事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宋健健

宋健健

執業證號:

13413202110344435

安徽賈東峰律師事務所

簡介:

宋健健,本科畢業生,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在校期間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后相繼在法院實習,現投身于律師行業,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濃厚的法律功底,秉承法律至上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宋健健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百科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嘉荫县| 朔州市| 沙坪坝区| 遂溪县| 中卫市| 车险| 临江市| 江城| 德格县| 三门峡市| 华蓥市| 揭西县| 武定县| 合川市| 获嘉县| 连山| 博乐市| 忻州市| 万荣县| 鸡西市| 牡丹江市| 肃北| 额尔古纳市| 鹿邑县| 平邑县| 永仁县| 宁海县| 耿马| 错那县| 克拉玛依市| 比如县| 巧家县| 富蕴县| 南昌县| 蒙城县| 定襄县| 昌江| 荆门市| 寿阳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