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國家,個人所得稅是稅收種類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規定了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標準,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實行,也是有利于促進國民收入的再分配。接下來,小編將針對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解讀為大家做出具體的介紹。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解讀有哪些?
1、此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主要背景和必要性?
個人所得稅法自1980年施行以來,在調節收入分配、組織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現行個人所得稅制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如采用分類稅制模式,稅率結構較為復雜,工薪所得稅率級次過多,低檔稅率的級距較短,難以充分體現公平負擔的原則等。其中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減除費用標準偏低,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較為突出。按照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調節作用的要求,切實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必要對個人所得稅法做相應修改。
2、此次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主要內容?
這次的修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減除費用標準,也就是常說的起征點,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二是調整了工薪所得的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檔稅率,將最低的一檔稅率由5%降為3%;三是調整了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稅率級距;四是納稅期限由7天改為15天。
3、此次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意義?
個人所得稅法通過這四個方面的修改,大幅度減輕了中低收入者納稅負擔,適當加大了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減輕了個體工商戶和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稅收負擔,方便了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納稅申報。據統計,這次稅改,月收入38600元成為臨界點,收入在臨界點以下的納稅人,稅款不同程度的減少(最高減少稅款480元),收入在臨界點以上的納稅人,稅款不同程度的增加(最高增加稅款1195元),更好地體現了個人所得稅調節收入分配的職能作用。
4、此次修改稅法將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從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從國際上看,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一般是參考一定時期居民基本生活費用支出情況來確定,并隨著居民基本生活費用支出的變化而適時動態調整。我國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減除費用標準主要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測算依據。據統計,2010年度我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123元/月,按平均每一就業者負擔1.93人計算,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為2167元/月。2011年按平均增長10%測算,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月消費支出為2384元。新個人所得稅法把費用減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月,既考慮了當前居民消費性支出情況,也考慮了今后幾年居民消費性支出的增長情況。納稅人納稅負擔將普遍大幅減輕,從全國來看,工薪收入者的納稅面由28%下降到7.7%,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從江蘇來看,納稅面由45.5%下降到13%,納稅人數由900萬下降到250多萬。
5、為什么在全國適用統一的3500元/月的費用減除標準,而不是根據經濟發展程度實行差異化的費用扣除?
在全國實行統一的減除費用標準,主要基于四個方面的考慮:一個是我國是法制統一的國家,稅收法制是國家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實行全國統一的稅收政策。二個是減除費用標準是按照社會平均消費支出情況確定的,總體上反映了全國各類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居民收入水平。就部分富裕地區而言,可能物價指數較高,但居民收入水平也較高,負擔能力相對較強,實行統一的減除費用標準,有利于體現稅收量能負擔原則。第三個考慮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口流動性非常大,戶籍地和工作地很可能不在一個地方,如果不實行統一的標準,那很可能出于避稅的目的,相對收入較高的優秀人才可能更要往標準較高的發達地區流動了。第四個考慮是采用全國統一的減除費用標準,也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6、此次修改稅法后,涉外人員附加減除費用如何調整?
涉外人員,指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薪所得以及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薪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在法定費用減除標準的基礎上,還可以由國務院根據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匯率變化情況確定附加減除費用。1980年法定費用減除標準800元,附加減除費用是4000元,即涉外人員共計可減除4800元的費用;2006年法定費用減除標準1600元,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2008年法定費用減除標準2000元,附加減除費用2800元;這次改革,法定費用減除標準提高到3500元,附加減除費用1300元,也就是涉外人員減除費用的總額仍然保持4800元不變。
7、除了調整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費用減除標準,還有哪些納稅人的費用減除標準也同步調整了?
此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將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費用減除標準由原每人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為公平稅負,還需要對兩類納稅人的必要減除費用進行相應調整:一類是對個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的必要減除費用,另一類是對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和合伙企業的個人投資者的必要減除費用,二者都已經明確由每人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8、修改工資、薪金所得稅率表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這次改革稅率表設計的主要原則有6個:一是減少納稅級次,逐步簡化稅制;二是適當降低最低檔稅率,拉大低檔次稅率級距,避免中低收入者稅負累進過快;三是維持最高檔稅率不變,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四是稅負變化公平,避免出現較高收入者減稅幅度高于較低收入者的減稅幅度,防止稅負增減幅度倒掛現象;五是稅負變化平滑,避免出現稅負陡升陡降的凸點現象;六是稅負升降臨界點適當。
9、為什么將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適用稅率級次由9級簡并為7級?
工薪所得項目稅率表由9級簡并為7級的主要考慮:現行9級超額累進稅率存在級次過多、低檔稅率級距累進過快等問題,有必要對稅率級次級距進行適當調整,減少稅率級次,調整級距。按照7級稅率設計的方案,既減少了稅率級次,又使不同收入納稅人的稅負增減變化較為平滑。體現了中央關于加強稅收對收入分配調節作用的要求,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稅收負擔,避免了稅率級次減少過多,納稅人稅負波動過大,納稅人增減的稅負不均衡,甚至稅負增幅倒掛等問題。
10、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是怎么調整的?改革后個體工商戶的稅負情況有何變化?
本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綜合考慮個體工商戶與工薪所得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負水平的平衡問題,在維持現行5級稅率級次不變的前提下,對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稅率表的各檔級距做了相應調整,如將生產經營所得稅率表第一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元以內調整為15000元以內,第五級級距由年應納稅所得額50000元以上調整為100000元以上。經過上述調整,減輕了個體工商戶和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稅收負擔,年應納稅所得額6萬以下的納稅人平均降幅約40%,最大降幅是57%,有利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和承包承租經營者的發展。
11、改革后個體工商戶與工薪收入者和小企業比較,實際稅負情況怎樣?
從名義稅率上看,個體工商戶的稅負似乎略高于工薪收入者或小企業,但個體工商戶與另外兩者相比,在征稅方式上具有不同之處:一是工薪所得是按月代扣代繳,個體工商戶是按年征稅,自行申報;二是個體工商戶只征一道個人所得稅,小企業除征收企業所得稅外,其股息紅利分配給個人時,還要再征一道20%的個人所得稅;三是工薪所得是定額減除費用3500元/月,個體工商戶業主除可享受3500元/月的減除費用外,其生產經營的成本費用是可據實扣除的;四是從實際征管情況看,大多數個體工商戶均采取核定征稅的方式,其實際稅負往往低于名義稅率。
12、此次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為什么要延長申報繳納稅款時間?
原《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每月申報繳納稅款的時間為次月7日內,而繳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等其他稅種的申報繳納稅款的時間一般為次月15日內。由于申報繳納稅款的時間不一致,造成了有些扣繳義務人、納稅人在一個月內要辦理兩次或多次申報繳納稅款手續,增加了辦稅負擔。因此新稅法將申報繳納稅款的時限由次月7日內延長至15日內,與現行的其他稅種的申報繳納稅款時間一致。我省在兩年前就已經從方便納稅人的角度出發,將申報時間統一調整為次月15日內。
13、9月1日前后的工資、薪金所得如何適用新老稅法的規定?
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都是從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具體而言,是指納稅人年9月1日(含)以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適用3500元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在9月1日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無論稅款申報入庫時間是不是在9月1日以后,都適用2000元/月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例如:某單位8月份的工資,9月1日發放,9月10日報稅,適用3500元/月的新標準和新稅率;如果8月31日發放,9月10日報稅,適用2000元/月的老標準和老稅率。因此,9月申報稅款存在新老稅率并用的情況,具體要根據工薪實際發放時間確定。
14、新稅法在9月1日起實施,那么按年納稅的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怎么適用新老稅法的規定呢?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項目的納稅人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新的個人所得稅法自9月1日起開始實施,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按年度計算,這就需要分段計算應納稅額,即:9月1日前適用稅法修改前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9月1日(含)后適用稅法修改后的減除費用標準和稅率表。前8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原稅率-速算扣除數)×8/12;后4個月應納稅額=(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新稅率-速算扣除數)×4/12;全年應納稅額=前8個月應納稅額 后4個月應納稅額。如果是在年度中間開業的,則根據實際經營時間按9月1日分段計算。要注意的是,這個計算方法僅適用于納稅人2011年的生產經營所得,2012年以后則按照稅法規定全年適用統一的稅率。舉例:如某個人獨資企業按照稅法和相關規定計算出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5000元(注:在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投資者本人前八個月費用減除標準為每月2000元,后四個月的費用減除標準為每月3500元,全年費用減除標準共計2000×8 3500×4=30000元),則其全年應納稅額計算如下:
2011年前8個月應納稅額=(45000×30%-4250)×8/12=6166.67元
2011后4個月應納稅額=(45000×20%-3750)×4/12=1750元
全年應納稅額=6166.67 1750=7916.67元
15、為什么對生產經營所得采取分段計算方法?
按照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生產經營所得是根據一個完整納稅年度產生的實際所得,實行按年計算應納稅額、平時預繳、年終匯算清繳的方法。由于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自9月1日起施行,為使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投資者能夠切實享受今年后四個月的減稅優惠,需要在匯算清繳時對其2011年度的應納稅額實行分段計算。
因此,在根據稅法相關規定計算2011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涉及個體工商戶、投資者個人的費用扣除標準應區分前8個月和后4個月,分別按照修改前、后稅法的規定計算。并在此基礎上分段計算應納稅額,即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分別按修改前、后稅率表對應的稅率算出兩個全年應納稅額,再分別乘以修改前、后稅率表在全年適用的時間比例,并相加得出全年的應納稅額。
16、代開貨運發票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稅負有什么變化?
為貫徹落實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發布2011年第44號公告,自2011年9月1日起,對代開貨物運輸業發票的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以下簡稱代開貨運發票的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征率,按開票金額的2.5%降低為1.5%預征個人所得稅。年度終了后,查賬征稅的代開貨運發票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可以在匯算清繳時扣除被預征的個人所得稅;實行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的,不得從已核定稅額中扣除被預征的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律霸小編對于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解讀內容主要包括個人所得稅修改的背景、修改的主要內容、修改的意義、個人所得稅標準提升的原因以及其他修改內容的具體介紹。我們知道,社會是不斷進行發展變化的,所以對于相關法律進行修改是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政局離婚協議書樣本
2021-02-28家暴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1-01-30女方離婚答辯狀范文
2021-01-31夫妻離婚協議如何寫,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9離婚協議探視權是什么?
2021-02-05離婚訴訟費用是多少錢?
2021-03-07怎么證明分居滿兩年?
2021-01-23最新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1-02-27離婚法起訴程序有哪些規定
2021-01-23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3-23子女變更撫養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6離婚孩子撫養權的確定原則是怎樣的
2021-01-29法院判決監護權歸屬的標準,怎么確定監護人
2020-11-16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1山東二胎新政策什么時候實施?
2020-12-30出生證明辦理流程
2021-02-18新婚姻法關于離婚財產分割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9新婚姻法關于分居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26最新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有哪些?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