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行 政 判 決 書
(2004)渝一中行初字第258號
原告重慶市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廠(以下簡稱畜牧煤廠),住所地城口縣河魚鄉畜牧村五社。
法定代表人溫海林,該礦礦長。
委托代理人付明清,重慶富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杜德俊,重慶富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住所地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232號。
法定代表人王鴻舉,重慶市市長。
委托代理人盧延毅,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復議一處干部。
委托代理人潘莉,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復議一處干部。
第三人彭時恩,男,1955年7月4日出生,漢族,重慶市城口縣人,原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法定代表人,住址重慶市城口縣河魚鄉紅星村二組。
第三人劉繼春,男,1954年3月13日出生,漢族,重慶市開縣人,原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股東,住址重慶市開縣九龍山鎮涼風村11組68號。
委托代理人杜有權,男,1949年9月12日出生,漢族,重慶市城口縣人,住址重慶市城口縣龍田鄉中河村八社。
委托代理人劉恒星,重慶渝萬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重慶市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廠不服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2004年9月16日作出的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于2004年9月29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后十日內向本院提交了答辯狀和證據。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由審判員楊興云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周琦承辦,代理審判員文林華參加評議,于2004年11月2日、同年11月25日兩次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庭審前,因原告訴請撤銷行政復議決定必然涉及兩行政復議申請人彭時恩、劉繼春的利益,合議庭討論決定將彭時恩、劉繼春追加為本案第三人。原告重慶市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廠法定代表人溫海林及其委托代理人付明清、杜德俊;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盧延毅、潘莉;第三人彭時恩;第三人劉繼春之委托代理人杜有權、劉恒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依據彭時恩、劉繼春申請,于2004年9月16日作出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撤銷了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于2004年4月24日頒發給原告城口縣畜牧煤廠的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依法撤銷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
原告訴稱:1、1997年6月14日,劉本國、劉繼春等人與城口縣河魚鄉企業辦公室簽訂《關于河魚鄉魚肚河煤礦聯合開采合同書》,更名為河魚鄉棧房坪煤礦,彭時恩任礦長,因該礦未取得相應合法開采證件,于2001年11月19日被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2003年2月20日,劉巧玲與河魚鄉政府簽訂《河魚鄉畜牧煤礦開發協議》,相繼辦理了《煤礦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等。故原告取得的《采礦許可證》與行政復議的申請人彭時恩、劉繼春不具有法律上的權利義務關系,重慶市人民政府受理彭時恩、劉繼春的行政復議申請,并作出復議決定,程序嚴重違法。2、原告于2004年3月24日取得《采礦許可證》,而彭時恩、劉繼春于同年5月26日才申請復議,超過了復議申請期限。綜上,請求撤銷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
被告答辯稱:1、原告畜牧煤廠系由原棧房坪煤礦演變而來,彭時恩曾任棧房坪煤礦法定代表人,劉繼春是棧房坪煤礦投資人之一,現“畜牧煤廠”采煤處系棧房坪煤礦原已開拓的石門平洞,原棧房坪煤礦與原告取得的采礦許可證有利害關系。且棧房坪煤礦雖然被吊銷營業執照,但一直未按法律法規規定和縣工商局行政決定組成清算小組對棧房坪煤礦債權債務進行清算,棧房坪煤礦雖在形式上歸于消滅,但投資者實體權利仍然存在,其補正《煤炭生產許可證》后仍可取得營業執照。故彭時恩、劉繼春具有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資格。2、彭時恩、劉繼春復議申請并未超過復議時效。綜上,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是正確的。請求依法予以維持。
第三人彭時恩在庭審時提出意見稱,1、向重慶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并不是自己的真實意思表示,是杜有權以幫我還清我擔保的債務為名,騙取我簽了空白授權委托書,我并不知道是向重慶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2、河魚鄉棧房坪煤礦已于2001年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了營業執照,企業法人已不存在,而且自己早于2000年就調回鄉政府,任國家公務員至今,不再是棧房坪煤礦的法定代表人。故自己不具備行政復議申請人的主體資格。
第三人劉繼春于庭審前向本院提交書面意見稱,1、原告畜牧煤廠證號為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是張定太濫用職權非法辦理的。2、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礦是城口縣政府將棧房坪煤礦換為虛假的“畜牧煤礦”上報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整頓驗收而保留下來的。其非法取得的利益應予以撤銷。
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定期限內向本院提交的證據有:1、1996年1月12日城口縣工商局頒發給棧房坪煤礦注冊號為20845264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性質:集體;2、1996年1月12日城口縣地礦局頒發給棧房坪煤礦采證煤字(1996)第011號《采礦許可證》;3、1997年6月14日河魚鄉企業辦公室與劉本國、劉繼春、冉從高簽訂的《關于河魚鄉魚肚河煤礦聯合開采合同書》;4、1997年7月17日城口縣鄉鎮企業管理局發出的城鄉企(1997)62號《關于彭時恩同志任職的批復》;5、1998年12月25日重慶市鄉鎮企業管理局頒發給彭時恩的礦長資格證;6、棧房坪煤礦向城口縣工商局提交的工商企字(1998)第258號《企業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1998年3月26日將法定代表人由曾立春變更為彭時恩;7、2001年11月19日城口縣工商局作出的城工商(2001)處字第59號《處罰決定》;8、2003年2月20日河魚鄉政府與劉巧玲簽訂的《畜牧煤礦開發協議》;9、2004年5月27日彭時恩、劉繼春申請復議時提交的申請書;10、2004年3月24日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2004)0088號《頒發采礦許可證通知》;11、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收文登記。
被告以1―8號證據證明彭時恩、劉繼春具有行政復議申請人資格;9―11號證據證明彭時恩、劉繼春復議申請并未超過復議時效。
原告提供證據有:1、重慶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16日作出的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以此證明重慶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決定撤銷了原告取得的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原告具備訴訟主體資格;2、城口縣工商局于2001年11月19日作出的城工商(2001)處字第59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以此證明河魚鄉棧房坪煤礦于2001年11月19日被吊銷了營業執照,該煤礦的法人資格已消亡;3、河魚鄉政府于2001年8月25日與兩第三人開會時形成的會議記錄,以此證明河魚鄉政府與劉本國等人終止了聯合開采合同;4、河魚鄉政府于2002年5月20日以掛號信郵寄通知劉本國,決定終止與劉本國等人的聯合開采合同;5、河魚鄉人民政府于2002年4月20日向城口縣人民政府、縣經貿委作出《河魚鄉關于畜牧煤礦辦礦情況匯報》,以此證明河魚鄉政府決定終止與劉本國等人的聯合開采合同,并引進資金、技術開辦畜牧煤礦;6、河魚鄉人民政府于2004年10月23日向本院提交的《證明》,證明彭時恩是河魚鄉政府行政干部,1997年受鄉黨委指派出任棧房坪煤礦廠長,其擔任礦長的行為是職務行為;7、原告委托的城口縣法律援助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宇于2004年10月23日對彭時恩所作的《詢問筆錄》,以此證明提起行政復議申請并非彭時恩的真實意思表示;8、由城口縣地質礦產局、四川省地質礦產局于1996年頒發的棧房坪煤礦的采證煤字(1996)第011號《采礦許可證》,注明有效期叁年,以此證明棧房坪煤礦取得的采礦許可證于1999年已自然失效,不再享有采礦權;9、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于2004年5月24日頒發給原告的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重慶市煤炭工業局于2002年3月28日、2004年7月15日頒發給原告的X230120017號《煤炭生產許可證》、重慶市煤炭工業局于2003年4月12日頒發的270021號《煤礦礦長資格證書》、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4年7月19日向原告頒發的5000002200133 1-1-1號《營業執照》,以此證明原告是合法的采礦生產企業;10、重慶市煤炭工業局2003年10月17日作出的渝煤行管發(2003)302號《關于城口縣小煤礦企業更名的批復》、重慶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辦公室于2002年3月30日作出的煤整字(2002)29號《關于城口縣人民政府對第二批鄉鎮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驗收請示的批復》、2003年7月14日重慶市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原告投資人劉巧玲發出的(個體)名稱預核(2003)第31號《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2003年2月20日河魚鄉人民政府與劉巧玲簽訂的《河魚鄉畜牧煤礦開發協議》,以此證明原告是新辦企業。
第三人劉繼春在庭審前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1、2001年5月25日,城口縣人民政府作出的城府(2001)46號《關于第二批關閉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礦的通知》,附《城口縣2001年關閉及停產整頓小煤窯花名冊》; 2、城口縣地質礦產局1996年1月12日頒發給棧房坪煤礦的采證煤字(1996)第011號《采礦許可證》;3、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企業法人營業執照;4、1998年3月12日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制作頒發的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企業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5、河魚鄉政府代表河魚鄉鎮企業與劉本國、劉繼春、冉從高簽訂的《關于河魚鄉魚肚河煤礦聯合開采合同書》;6、劉本國寫給劉繼春等人的《委托書》;7、城府(2001)105號通知;8、《河魚鄉畜牧煤礦開發協議》;9、重慶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煤整字(2002)29號文件;10、2003年7月14日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個體名稱預核(2003)31號;11、2003年9月17日城國土房管發(2003)136號文件;12、2003年10月31日渝國土房管發(2003)643號文件;13、城經貿(2003)102號一委兩局聯合文件;14、重慶市煤炭工業局渝煤管發(2003)302號批復;15、重慶市煤炭工業局頒發給城口縣河魚鄉企業辦公室畜牧煤礦的X230120017號《煤炭生產許可證》;16、2002年7月1日,張定太以劉巧玲的名與彭時富簽訂的《煤礦采掘承包合同》;17、2003年4月12日重慶市煤炭工業局給袁祖彬頒發編號為270021號的《煤礦礦長資格證書》;18、2001年11月22日,城口縣政府對城口縣大店煤礦下達的《城口縣小煤礦專項整治礦井毀閉通知書》;19、《重慶法醫學會鑒定書》城法鑒字(2004)第22、17、21號。
第三人劉繼春以其提供的1號證據證明1999年起棧房坪煤礦以“大店煤礦”名稱被確定為停產整頓企業;以2―6號證據證明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是依法經過政府批準,在工商登記機關辦理了注冊登記等合法手續進行煤礦開采的鄉鎮企業;以7-9號證據證明張定太身份,以及城口縣政府將棧房坪煤礦換為“畜牧煤礦”上報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整頓驗收;以10號證據證明原告是新設企業,不能取得整頓驗收后保留煤礦的采礦許可;以11-14號證據證明河魚鄉畜牧煤礦從未存在過,是一個虛假企業;以15號證據證明原告與河魚鄉畜牧煤礦不是同一企業,該證不是原告的;以16-18號證據證明劉巧玲、張定太徇私枉法;以19號證據證明爭奪礦山,張定太將劉繼春等人打傷。
庭審質證時,原告對被告提供1、5、7號證據無異議,對2-4、6、8-10號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2號證據證明了棧房坪煤礦取得的采礦許可證只有叁年有效期,1999年已自然失效;認為3號證據證明簽訂聯合開采合同的甲方是河魚鄉政府,乙方無劉繼春的簽名,劉繼春不是投資人,且該合同書違法,是無效合同;認為4號證據證明彭時恩是受河魚鄉政府委派擔任礦長職務;認為6號證據不能證明工商營業執照上已將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彭時恩;認為8號證據證明原告是一新建企業,其與鄉政府的轉讓協議是礦產資源的轉讓,與原棧房坪煤礦無關;認為9號證據沒有彭時恩的簽名,提交行政復議申請不是彭時恩的本意;認為10號證據與本案無關聯性,兩第三人于2004年3月25日即知道了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頒證行為。第三人對被告提交的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認為7號證據只能證明工商局有吊銷棧房坪煤礦工商營業執照的意向,但并未實際執行;認為9號證據是彭時恩親自委托,代理人為一般代理。
被告對原告提供的6號證據真實性有異議,因為該《證明》上彭時恩回鄉擔任駐村工作的時間有改動痕跡。被告對原告提供的其它證據真實性均無異議,但對2號證據的證明目的有異議,認為只能證明河魚鄉棧房坪煤礦營業執照被吊銷,但該煤礦的法人資格仍存在。
第三人劉繼春對原告提供的2-5號證據提出質證意見,認為根據《行政復議法》的相關規定,劉繼春作為棧房坪煤礦的投資人,有提出行政復議申請的主體資格;對原告提供的9號證據,認為是原告通過欺騙的手段取得。
原告對第三人劉繼春提供的1號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大店煤礦”不是棧房坪煤礦;對第三人劉繼春提供的6號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不是劉本國本人所寫;對9號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不能證明畜牧煤礦頂替棧房坪煤礦參加整頓,因為原棧房坪煤礦的營業執照已被吊銷;對10-14號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企業更名是當時全市的統一要求,且與本案無關聯性;對16、18、19號證據有異議,認為與本案無關聯性。被告對第三人劉繼春提供的證據未提出異議。
經庭審質證,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1-10號證據、原告提供的1-10號證據以及第三人劉繼春提供的2-6、10-14、15號證據內容真實,合法,能夠反映本案相關的真實情況,本院依法予以采信。第三人劉繼春提供的1號證據不能證明“大店煤礦”就是棧房坪煤礦;7號證據,張定太身份與本案無關聯性;8、9號證據因棧房坪煤礦已被吊銷營業執照,故不能實現其證明目的;16-19號證據與本案不具有關聯性。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依職權調取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廠(吊銷卷)工商企業檔案一本。其中:《企業法人申請開業登記注冊書》、《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礦組織章程》。經庭審質證,各方當事人均未表示異議,能夠證明河魚鄉棧房坪煤礦是于1996年初,由城口縣河魚鄉人民政府鄉鎮企業辦公室投資5萬元成立,性質為鄉鎮集體企業。
根據以上確認的證據,認定如下事實:1994年經城口縣地礦局勘探查明,城口縣河魚鄉畜牧村棧房坪有大量優質無煙煤。1995年河魚鄉人民政府決定投資成立棧房坪煤礦,并于1996年1月12日向城口縣工商局申請注冊,領取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為河魚鄉企業辦公室原副主任曾立春。同日,該煤礦取得由城口縣地質礦產局和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共同簽章的采證煤字(1996)第011號《采礦許可證》,注明有效期叁年。1997年6月14日,河魚鄉企業辦公室與劉本國、劉繼春、冉從高(推選代表劉本國)簽訂了《關于河魚鄉魚肚河煤礦聯合開采合同書》,約定由河魚鄉企業辦公室負責辦理一切開采手續,負責公路維修并派一人參與管理;劉本國等負責設施購置、建工棚、炭壩、架設電線及一切安全設施;承包期限暫定10年,河魚鄉企業辦公室分得利潤的40%,劉本國等分得利潤的60%.1997年河魚鄉人民政府干部彭時恩受鄉黨委指派出任棧房坪煤礦礦長,同年7月17日,城口縣鄉鎮企業管理局以城區鄉企(1997)62號《關于彭時恩同志任職的批復》同意彭時恩擔任該礦礦長,同時免去曾立春礦長職務。1998年3月26日,城口縣工商局在工商企字(1998)第258號《企業申請變更登記注冊書》中同意棧房坪煤礦變更法定代表人為彭時恩。2000年城口縣工商局對企業年檢時,發現棧房坪煤礦缺少企業登記前置審批許可《煤炭生產許可證》,遂對棧房坪煤礦緩辦年檢,要求其在2001年4月15日前提交《煤炭生產許可證》,同年5月15日城口縣工商局又書面要求棧房坪煤礦限期提交《煤炭生產許可證》,仍未提交。同年8月15日城口縣工商局以城工商(2001)91號通知棧房坪煤礦辦理注銷登記,并于同年10月29日向棧房坪煤礦發了聽證告知書,棧房坪煤礦未予理睬。同年11月19日,城口縣工商局以城工商(2001)處字第59號《處罰決定書》吊銷了棧房坪煤礦營業執照,并要求由主管部門按照法律規定組成清算小組,對企業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算。
1997年河魚鄉人民政府與劉本國等人簽訂聯合開采協議后,棧房坪煤礦在城口縣工商局登記注冊的資本投入未作任何變更,也未重新申請變更采礦權人。由于劉本國缺乏管理能力和技術,煤礦長期處于停產癱瘓狀態,協議合伙人劉本國于2000年2月離開棧房坪煤礦不知下落。2000年5月20日城口縣河魚鄉人民政府寄出《通知》劉本國要求解除合同,劉本國未予理睬。同年8月25日河魚鄉人民政府召集本案兩第三人開會終止合同。
2001年6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關閉國有煤礦礦辦小井和鄉鎮煤礦停產整頓的緊急通知》,要求立即關閉國有煤礦礦辦小井,所有鄉鎮煤礦一律停產整頓。在此期間,城口縣人民政府為了集體礦產資源不被閑置,以“畜牧煤礦”名義上報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整頓驗收。2002年3月28日畜牧煤礦取得市煤炭工業局頒發的證號為X230120017號《煤炭生產許可證》。2002年3月30日市關閉整頓小煤礦領導小組辦公室以煤整字(2002)29號《關于城口縣政府對第二批鄉鎮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進行驗收請示的批復》同意畜牧煤礦達到保留小煤礦驗收標準。2002年4月20日河魚鄉人民政府在給城口縣人民政府、縣經貿委的《河魚鄉關于畜牧煤礦辦礦情況匯報》中稱,“1996年劉本國與河魚鄉企業辦公室達成經營期限為10年的合伙經營協議后,于1997年底一走就無音信,致使煤礦長期處于癱瘓狀態,河魚鄉政府背上沉重的負擔;后經河魚鄉政府集體研究決定,督促河魚鄉企業辦公室盡快采取法律程序終止以前與劉簽訂的協議。徹底結束目前這種無人管理、安全隱患嚴重、癱瘓無任何效益的局面。重新引進有資金、有技術、懂管理的人投資開辦此礦”。
2003年2月20日河魚鄉人民政府與劉巧玲簽訂了《畜牧煤礦開發協議》,約定“河魚鄉人民政府將原鄉鎮企業在畜牧村五社內的原棧房坪煤礦轉讓給劉巧玲開發,原已開拓的石門平洞80米每米作價300元轉讓給劉巧玲使用,該煤礦的生產經營活動由劉巧玲全面負責;正式投產后,劉巧玲每年向河魚鄉人民政府交納20000元管理費;如劉巧玲因經營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煤礦倒閉或自動放棄開發,則河魚鄉人民政府有權收回該石門平洞的所有權和使用權”。2003年7月14日縣工商局以個體名稱預核(2003)第31號《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通知劉巧玲同意其預先核準“畜牧煤廠”企業名稱。2003年9月30日,縣經貿委、縣工商局、縣國土房管局在向重慶市煤炭工業局《關于城口縣小煤礦企業更名的請示》中,請示將“畜牧煤礦”更名為“畜牧煤廠”。2003年10月17日,市煤炭工業局以渝煤行管發(2003)302號《關于城口縣小煤礦企業更名的批復》同意將“畜牧煤礦”更名。2004年7月15日,重慶市煤炭工業局為“畜牧煤礦”的《煤炭生產許可證》更名,重新將X230120017號《煤炭生產許可證》頒發給原告。2004年3月3日向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提出采礦權登記申請,并提交了重慶市煤炭工業局于2003年4月12日頒發的270021號《煤礦礦長資格證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2004年2月20日城口縣農業信用合作社出具的有關畜牧煤廠《資金情況證明》。2004年5月24日,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向原告頒發了證號為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本案兩第三人彭時恩、劉繼春不服,向重慶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請求撤銷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向原告頒發的5000000410088號《采礦許可證》,重慶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16日,以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為原告頒證的行為違反法定程序為由,作出了撤銷該許可證的行政復議決定。原告城口縣河魚鄉畜牧煤廠不服,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
本院就本案的以下幾個焦點問題作如下評析:
一、 原告河魚鄉畜牧煤廠與原河魚鄉棧房坪煤礦的關系問題。
原城口縣河魚鄉棧房坪煤礦是河魚鄉人民政府組織開辦的鄉鎮集
體企業,在企業的工商檔案中,明確企業的注冊資金5萬元,由河魚鄉人民政府鄉鎮企業辦公室撥付。在2000年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對棧房坪煤礦進行企業年檢時,發現該企業無《煤炭生產許可證》,于2001年11月19日吊銷了其營業執照,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經(2000)24號答復函精神,棧房坪煤礦被吊銷營業執照后至其清算程序結束被工商注銷前,其企業法人資格仍然存在,但吊銷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屬于工商行政管理局依其行政職權作出的一種行政處罰。一經作出,其產生的法律后果是,企業法人經營資格被強行剝奪,只能以企業或清算組的名義從事清算范圍內的活動,直至注銷,企業法人消亡。而本案中原告河魚鄉畜牧煤廠是經重慶市城口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個體)名稱預核(2003)第31號《企業(字號)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核準使用該名稱,通過與河魚鄉人民政府簽訂轉讓協議,向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提出申請,取得河魚鄉畜牧村五社蔡必坤柴山地內的煤炭資源的開采權,是新建設立的私營合伙企業。故兩企業之間不存在任何存續關系。
二、關于本案第三人彭時恩、劉繼春在行政復議程序中是否具備
行政復議申請人主體資格的問題。
第三人彭時恩是河魚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1997年受河魚鄉政府指派到棧房坪煤礦擔任礦長,且2000年已回河魚鄉人民政府工作,不再擔任該礦的法定代表人。彭時恩以個人的名義只能提出與其身份有關(如法定代表人更換)的行政復議申請或訴訟,而不能以自己的名義提出撤銷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頒發的行政許可的行政復議申請,該行政許可行為對彭時恩的權利義務不產生任何影響。
而另一第三人劉繼春,因在劉本國代表劉繼春等人與河魚鄉企業辦公室簽訂《關于河魚鄉魚肚河煤礦聯合開采合同書》后,棧房坪煤礦的工商檔案中,沒有劉本國、劉繼春等人的投資入股變更登記,也未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相關規定,申請變更采礦權主體。棧房坪煤礦的所有權性質仍然屬于鄉鎮集體企業,采礦權主體也未發生轉移。第三人劉繼春在行政復議以及行政訴訟中均未提供證明其有投資入股行為的相應證據,故劉繼春不是棧房坪煤礦投資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對原告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行為與劉繼春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其沒有資格以自己的名義向重慶市人民政府提出撤銷原告采礦許可的行政復議申請。
三、 關于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為原告頒發《采礦許可證》是否侵犯了棧房坪煤礦的采礦權問題。
原河魚鄉棧房坪煤礦雖然于1996年取得了城口縣地質礦產局和
四川省地質礦產局聯合頒發的《采礦許可證》,但有效期只有叁年,根據《重慶市礦產資源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自行失效。采礦權人需要延續開采的,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三十日前辦理延續登記手續。”1997年重慶直轄,采礦登記發證權限變更,《采礦許可證》由市礦產資源主管部門頒發。1998年國土資源部根據《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第三十條規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換發采礦許可證工作。而河魚鄉棧房坪煤礦未向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提出換證申請,在其采礦許可證到期前也未申請辦理延續登記手續,其獲得的采礦許可已自然失效,故該企業已經喪失對該礦產資源進行合法開采的權利。因此,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為原告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行為與棧房坪煤礦喪失采礦權和經營資格無關。
綜上,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2條的規定,行政復議的申請人必須與被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之間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為原告河魚鄉畜牧煤廠頒發《采礦許可證》的行為對本案兩個第三人劉繼春、彭時恩的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其不具備提起行政復議的主體資格。因此,重慶市人民政府對彭時恩、劉繼春以個人名義提起的行政復議申請予以受理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的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原告對此提出的訴訟理由成立。至于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為原告河魚鄉畜牧煤廠頒發《采礦許可證》的程序是否合法,重慶市人民政府有權通過其他途徑進行監督糾正。原告提出彭時恩、劉繼春申請行政復議已超過復議期限的訴訟理由,因原告在復議期間未對時效問題提出過異議,且城口縣國土房管局未對頒證一事予以公告,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第三人在2004年3月28日以前即知道了該頒證行為,故原告的該訴訟理由不能成立。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二)項3目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 撤銷重慶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9月16日作出的渝府復(2004)155號行政復議決定書;
二、 本案受理費100元,其他訴訟費500元,合計600元,由被告重慶市人民政府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楊興云
代理審判員 周 琦
代理審判員 文林華
二0 0 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陳小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民事申訴狀(公民提起申訴用)
2020-10-14醫療事故鑒定申請書
2020-10-14民事裁定書(和解協議履行后終結破產程序用)
2020-10-14調查取證申請書
2020-10-14刑事上訴狀(刑事案件上訴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報請核準在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報告(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公安局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意見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解除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單位犯罪案件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