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訴機關陜西省西安市人民檢察院。
被告人田偉東,男,1971年10月16日出生于陜西省三原縣,漢族,大專文化程度,原任陜西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發行部即開型彩票管理員,住西安市興慶路24號。2004年6月4日因涉嫌玩忽職守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8日被依法逮捕。現羈押于西安市看守所。
辯護人藺武銳、張呢喃,陜西金吉律師事務所律師。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以西檢訴二刑訴字(2004)056號起訴書指控被告人田偉東犯受賄罪、玩忽職守罪,于2004年9月16日向本院提起公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派檢察員譚鵬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田偉東及其辯護人藺武銳、張呢喃到庭參加訴訟。本院審理中,報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理期限一個月。現已審理終結。
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控:
一、2003年底至2004年3月,被告人田偉東在負責監管、結算陜西省即開型體育彩票在各市、縣發行工作期間,承包商楊永明先后三次送給田偉東7000元。被告人田偉東將收受的7000元分別用于購買體育彩票、福利彩票及個人消費。案發后,贓款已全部追回。
二、2004年3月20日至3月25日,西安市體育彩票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市體彩中心)承辦6000萬元即開型體育彩票發行期間,被告人田偉東未按規定履行監管職責,致使楊永明、孫承貴等人利用監管漏洞騙取寶馬汽車大獎行為得逞,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遭受了嚴重的損害。
為證實上述指控的犯罪事實,公訴人當庭出示了書證、證人證言、被告人供述等證據。并認為,被告人田偉東的行為已構成受賄罪、玩忽職守罪,提請本院依法判處。
被告人田偉東在庭審中辯稱:在此次彩票發行中承擔的是彩票的發放工作,并不負責兌獎。其辯護人辯稱:1、對起訴書指控田偉東犯受賄罪不持異議,鑒于田偉東積極退贓,建議從輕處罰。2、田偉東按領導安排在此次彩票發行中從事的是彩票的發放和運輸工作,并不負有監管職責,不存在不認真履行職責,擅離職守的情況,田偉東不構成玩忽職守罪。
經審理查明:
一、2003年底至2004年3月,被告人田偉東在負責監管陜西省即開型體育彩票在各市、縣發行工作期間,個體承包商楊永明(另案處理)為感謝田偉東在銷售過程中曾給其提供過方便,并為以后能繼續得到“關照”,先后于2003年底,在從渭南發行即開型彩票結束返回西安的途中,送給田偉東2000元;于2004年2月,在陜西省體育管理中心器材庫房,送給田偉東2000元;并委托其轉送給該單位發行部副部長吳燕華(另案處理)3000元;于2004年3月,在同去陜西省財政廳辦理體育彩票發行事宜的途中,送給田偉東2000元。被告人田偉東收受以上共計7000元后,分別將該款用于購買體育彩票、福利彩票及個人消費。案發后,贓款已全部追回。
二、2004年3月20日至3月25日,經西安市政府同意、陜西省財政廳批準,由市體彩中心承辦6000萬元即開型體育彩票的發行,陜西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省體彩中心)副主任張永民(另案處理)帶領發行部副部長吳燕華及監管工作人員田偉東,負責對此次彩票發行的全過程進行監管。彩票發售期間,被告人田偉東發現了負責兌付大獎的孫承貴(另案處理)是承銷商楊永明聘用的人員,不是體彩機構工作人員,但其沒有提出有效的糾正意見;兌付大獎過程中,被告人田偉東又違背職責、擅離職守,沒有親臨兌獎現場對兌獎環節進行全程的有效監管,也沒有向有關人員提出監管意見和兌獎要求,致使兌獎環節嚴重失控,使得楊永明、孫承貴等人利用監管漏洞騙取寶馬汽車大獎行為得逞,并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遭受了嚴重的損害。
上述事實,經庭審舉證、質證,有以下證據證實:
1、田偉東主體身份的證據:
(1)根據國發2001第35號文件《國務院關于進一步規范彩票管理的通知》中,財政部負責起草、制定國家有關彩票管理的法規、政策的規定,2002年3月財政部制定了《彩票發行和銷售管理暫行規定》,該《規定》明確了彩票機構是國家特許壟斷彩票發行和銷售的專門機構;體彩發行由隸屬于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中心承擔,按省級行政區域組織實施。
陜西省成立體彩中心的文件證實,省體彩中心是陜西省體育彩票的發行和管理機關。
以上文件證實,省體彩中心是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
(2)2003年2月省體彩中心文件,聘田偉東為發行部管理員。
2003年2月省體彩8號文件,規定的發行部工作職責包括:即開體彩規模銷售市場調研分析,實施方案(宣傳、保衛、設獎等)的審定,協調省、市、縣財政部門的審批手續,組織、檢查、監管銷售市場,清點兌獎彩票,市場結算。
以上文件和證明材料證實,田偉東是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受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
2、關于受賄罪的證據:
(1)吳燕華的供述:2003年底渭南發行彩票結束后,回西安的車上,楊永明給她和田偉東各一個紅包,說是辛苦一年了表示一下心意,算是給他們發勞務費了,包里裝了3000元。2004年2月底,楊永明讓田偉東給她捎來3000元。2004年3月初,她與田、楊一起去省財政廳了解“3.20”發行彩票事宜時,在車上楊永明給她和田偉東各一個紅包,說是給他們的勞務費,包里裝了2000元。楊永明給她這錢是有所謀的,目的是讓他們在工作中對他予以關照。證實了田偉東收受賄賂的事實。
(2)楊永明的供述:他三次給田偉東、吳燕華送錢,目的是搞好關系,讓田、吳給他在發售彩票中提供便利。他是以“勞務費”給田、吳倆人的,其實是為了感謝。到省財政廳辦發行手續是田、吳具體經辦,手續辦好他作為承銷商才能發售,共給田偉東7000元。以上供述證實了給田偉東行賄的目的和事實。
(3)田偉東的供述:在楊永明發行彩票時,他盡可能的給楊提供一些不違反原則的方便。只要楊永明要他們辦理啥事,他們都盡量滿足楊的需要。2003年底楊永明、吳燕華和他在渭南發行彩票完回西安的路上,楊永明給他倆每人一個紅包表示感謝,給他的紅包裝了2000元。2004年春節,從延安發行彩票回來后,他在體彩中心庫房等楊永明送交器材,楊永明放完器材后給他6000元,其中他3000元,吳3000元,后來他在體彩中心辦公室給了吳燕華。2004年3月,他們三個去省財政廳了解體彩何時發行的路上,楊永明說工作上他們給了楊不少幫助,現給他和吳一個人一個紅包,他回家看是2000元。證實在發行彩票過程中為楊永明提供便利,予以關照,并收受賄賂7000元。
3、不認真履行監管職責的證據:
(1)2003年11月財政部《即開型彩票發行與銷售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集中銷售即開型彩票的開獎操作過程和開獎器具必須經公證人員公證,非彩票機構人員不得參與。50元以上的獎項集中到指定的兌獎處兌獎,由彩票機構人員負責兌獎并制表登記。其中1萬元以上的獎項,中獎者應在中獎彩票背面簽署本人姓名及有效身份證件號碼,提供有效身份證明后驗獎,驗獎無誤后,辦理兌獎登記手續。第二十條:在指定地點兌獎的彩票,中獎者應提供有效身份證明,填寫兌獎登記表,中獎彩票、登記表及中獎者有效身份證明的復印件均作為原始憑證入帳。
2003年元月省體彩中心5號文件《即開型(規模)銷售規范運作程序》規定的監管人員職責:二、銷售市場管理,監管人員到達現場后,全面負責檢查銷售市場的布置,核實已審批的設獎方案、現場公告、宣傳單是否有誤。對于二次開獎的市場,應積極配合當地公證處工作人員做好二次開獎準備,包括:密封各獎級的信封、現場的擺放、彩民抽取已密封的信封等工作。五、監管人員在銷售期內不得擅離職守,每天必須按時到位,協助管理站做好當地的協調工作,對不認真負責監管市場而出現的問題所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由負責監管人員負全部責任。六、監管人員每日必須向中心領導匯報當天的銷售情況。
2003年2月省體彩8號文件,規定的發行部工作職責包括:即開體彩規模銷售市場調研分析,實施方案(宣傳、保衛、設獎等)的審定,協調省、市、縣財政部門的審批手續,組織、檢查、監管銷售市場,清點兌獎彩票,市場結算。
2003年8月省體彩中心71號文件《關于加強即開型彩票規模銷售市場管理的通知》:二、銷售現場彩票的保管和發放,銷售現場的兌獎工作,銷售中回收的中獎彩票,必須由市管理站派專人負責。
以上文件明確了田偉東作為即開型體育彩票發行的監管人員應盡的監管職責及監管內容。
(2)省體彩中心副主任張永民的供述:吳燕華、田偉東監管兌獎工作、兌獎工作人員的身份核實,他們這次對兌獎工作監管不力,他們發現了問題但沒有匯報,二次兌獎應該由吳燕華和田偉東負責監管。證實了田偉東應負的監管職責。
(3)吳燕華的供述:他們沒有要求更換兌獎員孫承貴等,沒有對樊宏提出監管意見,也沒有提出具體要求,對兌獎只給了樊宏兩張表讓其統計兌獎情況。田偉東干了一些具體的工作,沒有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證實了田偉東未盡監管職責的事實。
(4)市體彩中心主任樊宏的供述:二次開獎準備工作、二次中獎證明書情況,吳燕華和田偉東沒有問過他,他倆知道孫承貴不是體彩機構人員,對于孫承貴、李亞柱參與兌獎,省中心的人沒有向他提出過問題,沒有向他提出監管要求,他也沒見他倆向孫承貴提出要求。他們應該全過程監管此次即開彩票的活動,但他們沒有做到。證實了田偉東未向其提出監管意見。
(5)楊永明的供述:省、市體彩的人員對于開獎和兌獎的環節并不參與,不參與體彩的二次開獎,一是作為他來說不希望省、市體彩的人參與,二是開獎和兌獎工作繁瑣,省、市體彩的人不愿意參與,具體是什么原因他也說不清。如果省、市體彩的監管到位,他造假是不可能成功的。中獎證明書的保管、大獎“草花k”的保管和現場兌獎這三個環節,如果有省、市體彩和公證處的嚴格監管,他都不可能得手。本次體彩的組織規則,沒有確定二次開獎的監管人員,實際也沒有組織人員監管,均沒有具體進行監管。證實了田偉東未履行監管職責使其騙取大獎得逞的事實。
(6)楊永明安排參與兌獎的李亞柱的供述:他在六天的彩票銷售及兌獎過程中,從未見過省、市體彩的工作人員對二次抽獎的過程進行監管。
(7)楊永明安排參與兌大獎的孫承貴的供述:省體彩中心的張永民、吳燕華、田偉東知道他是給楊永明打工的人,開獎和兌獎環節沒有省、市體彩的人員在場,楊小兵、劉曉莉、王軍上臺領獎時,沒有省、市體彩的人監管,也沒有人問過兌獎的事。已中獎的彩票由他來保管,省、市體彩的工作人員是完全放任,就沒有監管。
(8)孫承貴找的兌取大獎的劉曉莉的供述:她只和孫承貴一人接觸,按孫的要求辦,上臺領獎時把彩票交給孫承貴,孫把彩票裝到包里了,沒別人驗看過,沒有和體彩的其他人員接觸過。
以上三人均證實了二次兌獎的過程無人監管的事實。
(9)田偉東的供述:他的職責包括負責各地市體彩發行的現場監管,檢查兌獎工作人員是否是當地體育局和彩票管理中心的在編人員,檢查體彩彩票的發放和保管工作、開獎操作過程,但他沒有進行全程監督,也沒有一直在現場目睹開獎的全過程。以上供述證實田偉東未履行監管職責的事實。
對被告人田偉東的辯解和辯護人的辯護意見,經查,田偉東雖在本次體彩發行時從事彩票的發放和運輸工作,但同時還是省體彩中心發行部的工作人員,有責任對彩票的發行進行監管,不能因其他工作而放棄監管職責,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故被告人田偉東的辯解和辯護人的辯護意見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被告人田偉東身為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受委托從事公務的人員,在履行公務活動中,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賄賂,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在監管彩票發行過程中,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彩票兌獎環節嚴重失控,大獎被他人騙取,其行為已構成玩忽職守罪,情節嚴重。西安市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田偉東所犯罪名成立。唯考慮被告人田偉東是在省體彩中心副主任張永民、發行部副部長吳燕華的領導下,在體彩發售現場履行監管職責的同時,還兼顧了其他工作,在玩忽職守犯罪中作用較輕,依法從輕處罰。本院根據田偉東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及其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三百八十六條、第三百八十三條(二)項、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及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人田偉東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犯玩忽職守罪免予刑事處分;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六個月(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6月4日起至2004年12月3日止)。
二、涉案贓款人民幣七千元依法沒收,由西安市人民檢察院上繳國庫。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的第二日起十日內,通過本院或直接向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書面上訴的,應提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兩份。
審 判 長 趙 華
代理審判員 王 晶
代理審判員 杜 銳
二00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閆 菲
周 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人民法院根據調解前置程序主持調解的,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
2020-10-14委托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代理詞(刑事)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案卷封面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回執
2020-10-14通緝通知書
2020-10-14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應當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見書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受理單位)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通知書(送達執行機關)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檢查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