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上訴狀 上訴人(原審原告):黃XX,男,XX年XX月XX日出生,電話:13806026616,住址:
廈門市XX號XX室被上訴人(原審
被告):廈門市長城寬帶網絡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汪德煌 總經理,地址:廈門市仙岳路456號永升海聯中心六樓,電話3930000。 上訴人因服務
合同糾紛一案,不服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于2004月12日3日做出的(2004)思民初字第852號判決,現提出上訴。上訴請求: 1、請求判令
撤銷廈門市思明區人民法院作出的(2004)思民初字第852號判決書; 2、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2003年9月至2004年元月期間共五個月服務費的兩倍,即賠償上訴人人民幣800元; 3、判令被上訴人停止其限速、封BT的違約行為,繼續履行并且全面履行尚未履行的
合同義務; 4、判令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全部
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一、原審判決中關于雙方無爭議事實的認定有錯誤,
一審判決書第3頁倒數第7行“長寬局域網帶寬”應該為“互聯網接入帶寬”,即應為“2003年9月起原告的互聯網接入帶寬為上行1Mbps,下行1.17Mbps”,一審辯論時雙方均為此主張。二、為避免混淆,上訴人再次明確主張。雙方合同約定被上訴人應提供的基本服務,上訴人的主張是互聯網(亦稱Internet、因特網)接入服務,而不是接入網絡服務,也不是互聯網絡服務;雙方合同約定的10Mbps帶寬(或接入帶寬),上訴人的主張是互聯網(因特網)接入帶寬,而不是接入網絡帶寬,也不是互聯網絡帶寬。三、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不存在欺詐行為,其認定是錯誤的。 1、被上訴人在答辯狀中稱其向上訴人提供的基本服務是“接入網絡服務”,而雙方
簽訂的合同明確約定基本服務是“Internet(亦稱互聯網、因特網)接入服務”,很顯然被上訴人故意隱瞞了其所提供的服務的真實情況,誤導消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七條“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之規定,被上訴人的行為應當被認定為欺詐行為。 2、上訴人所提供的并且已被一審法院所確認的證據,已經充分證明雙方對帶寬的約定是10Mbps互聯網(因特網)接入帶寬。用戶手冊和《長城寬帶用戶
協議書》中約定“24小時與Internet相接,接入帶寬高達10/100Mbps”、“Internet 接入服務”,也就是10Mbps接入帶寬的互聯網(亦稱Internet)接入服務,通常理解就是10Mbps互聯網(因特網)接入帶寬,對此被上訴人在一審辯論中已承認,只是辯稱應依據《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來解釋,而顯然該法規并不適用本案。 3、一審判決中“但從原告向被告支付每月80元服務費的對價來看,其要求被告提供接入互聯網骨干網10Mbps的帶寬,不符合民事法律關于民事活動應遵循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因此而認定被上訴人不存在欺詐行為,顯然是錯誤的。上訴人的理解并不是在
合同訂立時上訴人站在有利地位要求被上訴人做出不公平、不等價的承諾,而是被上訴人故意隱瞞其真實情況造成的。根據《民法通則》第四條的規定,民事活動不但應當遵循的公平和等價有償原則,而且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認定行為人是否存在欺詐行為,應當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七條的規定。 4、如果說“80元與10Mbps帶寬的互聯網接入服務不成等價”,那請問80元與多少Mbps帶寬的什么服務成等價?四、雙方的合同關系并非上訴人三個月未續繳費而終止。事實上,上訴人在合同的
有效期限中向被上訴人辦理暫停
手續,被上訴人(廈門長寬公司)無理予以拒絕,之后上訴人向被上訴人續繳費用,而被上訴人依然無理予以拒絕。被上訴人廈門長城寬帶公司的市場部經理胡耀祖在
福建電視臺4套表示在訴訟未結束前不辦理上訴人的暫停或續繳費用的手續,同時表示上訴人辦理暫停或續繳費用是不存在任何意義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上訴人還有什么
其它有效措施可以續繳服務費?因此并不存在上訴人“未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續繳服務費”的事實。且合同并未約定被上訴人長寬公司有單方終止該協議的權利。因此雙方之間的合同關系并不是上訴人的原因而終止,而是被上訴人單方面拒絕履行義務。因為被上訴人首先拒絕上訴人辦理暫停手續,其行為已經違反了雙方之間的合同約定。就目前來講雙方之間的合同狀態是暫停服務狀態, 因為2004年3月30日上訴人已經按照合同約定前往被上訴人住所地辦理暫停服務的手續,并不因為被上訴人不履行辦理手續而改變雙方之間的合同狀態為暫停服務狀態的事實。五、一審判決認定被上訴人的行為構成違約,但最終的判決結果卻未判定被上訴人承擔任何
違約責任,事實上是縱容被上訴人繼續違約、任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一審法院片面理解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上訴人請求法院判令被上訴人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是針對合同義務中尚未履行的部分。 事實上被上訴人已經拒絕辦理上訴人的續繳費用、暫停手續;明確表示在提供基本服務時依然采取限速、封BT的措施;明確表示不辦理上訴人續繳費用、暫停等業務手續,并以此拒絕履行合同義務。根據《
合同法》第107條、第108條的規定,上訴人可以要求被上訴人繼續履行其尚未履行的合同義務,并且要求被上訴人在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時,應當依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即履行辦理手續、停止限速、停止封BT。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所提供的服務不符合雙方關于“10Mbps帶寬的互聯網接入服務”的約定,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且聲稱是上訴人錯誤理解了合同的內容。但一審法院卻沒有根據上訴人提供的證據材料,在沒有查清事實的情況下,錯誤的認定被上訴人不存在欺詐的事實,且在認定被上訴人違約的情況下而不支持上訴人提出的承擔違約責任請求,上訴人認為一審法院判決有失公允。故此,上訴人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之規定,向貴院提起上訴,望給予公正裁決。 此致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 年 月 日 附:1、本上訴狀副本1份。 另一原告陳女士不同的部分: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XX,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電話:XXXX,住址:XXXXXXXX 四、一審法院在經未完全調查的情況下,認定雙方合同已終止是錯誤的。事實上,上訴人于2004年8月2日已經辦理暫停,暫停期從2004年8月5日起,就目前來講被上訴人還有一個月的基本服務未履行。根據雙方的合同約定,上訴人有權在暫停一個月(2004年9月6日)之后任一時間要求被上訴人恢復服務(復機),依約全面履行一個月基本服務的合同義務。五、一審判決已認定被上訴人的行為構成違約,難道允許被上訴人在今后的履行過程中繼續違約嗎?一審法院片面理解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上訴人請求法院判令被上訴人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是針對合同義務中尚未履行的部分。 事實上被上訴人已經明確表示在提供基本服務時依然采取限速、封BT的措施;并且借口合同已終止明確表示不履行合同義務。根據《合同法》第107條、第108條的規定,上訴人可以要求被上訴人繼續履行其尚未履行的合同義務,并且要求被上訴人在繼續履行合同義務時,應當依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即履行辦理手續、停止限速、停止封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