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事務所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操作規程
第一條 為保障律師依法履行職責,規范律師辦理刑事訴訟案件的執業行為,提高辦案質量,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協會章程》的規定,特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律師參與
刑事案件偵查階段的委托代理,刑事案件訴訟階段的委托辯護適用本規程。
第三條 律師參與本規程第二條的活動時,應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勤勉盡責,恪守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
第四條 律師從事本規程規定的活動中,其人身權利和訴訟權利不受侵犯。
第五條 律師參與刑事委托代理或辯護案件,應當保守國家秘密,不得泄露當事人的秘密和隱私。
第六條 律師事務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近親屬的委托參與代理或辯護活動,應與犯罪嫌疑人或其近親屬
簽訂委托代理或辯護合同,并指定律師辦理具體法律事宜。律師事務所應當盡可能滿足
委托人的指名委托要求。
第七條 同案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得聘請同一名律師。
第八條 律師應當按照所內有關規定報批有關的案件批辦單。
第九條 委托人應簽署
授權委托書,具體列明委托的事項和權限。
第十條 開具
律師事務所函,呈送有關偵查機關,檢察機關或審判機關。
第十一條 在偵查階段律師接受委托代理的,應從事以下工作:
1.向公安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會見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的案件的情況,依法為犯罪嫌疑人提供
法律咨詢;
3.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訴、控告;
4.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請
取保候審。
第十二條 在
審查起訴階段,律師接受委托辯護的應從事以下工作:
1.向檢察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的罪名;
2.會見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的情況,依法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
3.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等材料;
4.收集有關犯罪嫌疑人罪輕或無罪的證據;
5.為犯罪嫌疑人代理申訴、控告。
第十三條 在審判階段,律師接受委托辯護的應從事以下工作:
1.向法院領取
起訴狀;
2.查閱、摘抄、復制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材料;
3.會見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的情況,依法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
4.收集或申請法院調取有關犯罪嫌疑人罪輕或無罪的證據;
5.出庭為犯罪嫌疑人作罪輕或無罪的辯護。
第十四條 律師在查閱、摘抄、復制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材料時應取得有辦案機關的同意。
第十五條 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應持本人執業證、律師事務所專用介紹信和委托書,并由兩位律師進行。
第十六條 律師在收集證據過程中必須有兩位或兩位以上律師進行,向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被害人提供的證人收集證據時,必須經檢察機關或審判機關許可,并經其本人同意方能進行。
第十七條 律師應將案件辯護思路在出庭十日前提交所屬業務部負責人審批。若有特殊情況,經所屬業務部分管副主任同意,應于出庭三日前提交所屬業務部負責人審批。
第十八條 若該案屬重大案件,應按重大案件集體討論制度的規定履行相應的集體討論程序。
第十九條 各業務部負責人在律師出庭前五日內進行庭前會議,若有特殊情況,經所屬業務部分管副主任同意,應于出庭三日前履行庭前會議程序。
第二十條 律師在出席后五日內,應根據各業務部負責人審批的辯護思路、集體討論意見,庭前合議結果以出庭情況向法院提交書面辯護詞。
第二十一條 律師應及時領取
判決書。
第二十二條 律師在領取判決書或公安機關作出案件決定,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或
撤銷案件決定后三日內,應與當事人聯系,聽取其對律師代理或辯護的意見。并向其陳述該案進一步處理的法律意見。
第二十三條 律師應在領取判決書或公安機關作出撤銷案件決定,檢察機關作出不起訴或撤銷案件決定后五日內擬訂辦案小結,并由委托當事人出具書面委托代理或辯護意見反饋表。
第二十四條 律師在擬訂辦案小結后三日內應將案件所有材料報送所屬業務部分管副主任及分管辦公室副主任進行結案審批。
第二十五條 在結案審批后三日內,律師應將案件材料裝訂成卷,送交辦公室保存。
第二十六條 本規程由所合伙人擴大會議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