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章程
為了適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規
范本集團的組織和行為,保護企業集團母公司、子公司和成員企業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章程。本章程為本企業集團行為準則,集團母公司、子公司和成員企業必須嚴格遵守。
第一條 企業集團名稱:
第二條 一、母公司名稱:
二、母公司住所:
第三條 企業集團的宗旨:
企業集團是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本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
企業法人聯合體。
企業集團以投資效益最大化為原則,以產權關系為紐帶,充分發揮集團成員的優勢,實現生產協作、服務產品開發、技術交流、信息、服務相結合。從而促進成員企業資產優化配置,增強企業活動和競爭能力,創造最佳經濟效益。
第四條 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生產經營聯合、協作方式:
企業集團的母公司是依法登記注冊,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控股企業。
子公司是母公司對其擁有控股權的企業法人;企業集團的其他成員是母公司對其參股或者母子公司形成生產經營,協作聯系的其他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或者
社會團體法人。
集團成員單位均具有法人資格。
各成員企業在平等、互利、合作、自愿的基礎上參加本企業集團。企業集團在各成員企業協商一致的基礎上,推進各成員企業之間的生產經營聯合,不干預成員企業的經營決策活動,不享受成員企業經營活動的成因,也不承擔有關的法律責任。企業集團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名稱中冠以本企業集團名稱;參股公司經企業集團同意也可以在自己的名稱中冠以本企業集團的名稱。
企業集團名稱可以在宣傳和廣告中使用,但不得以其名義訂立經濟合同,從事經營活動。
第五條 企業集團管理機構的組織和職權:
一、企業集團管理機構的組織:
1.企業集團設董事會,作為企業集團的協商機構,決定企業集團活動有關事宜。
2.企業集團董事會由其母公司董事會成員及其他成員企業推舉一名成員組成。推舉的董事會成員為成員企業的董事會成員。
3.董事會會議每年舉行 次。董事的任期為 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
二、董事會對企業集團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1.確定企業集團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規劃;
2.制訂和策劃各成員企業的聯合經營計劃和實施方案;
3.協商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關系,處理有關的其他重大事項;
4.審議批準成員企業的加入和退出;
5.制訂企業集團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6.修改企業集團章程。
第六條 企業集團管理機構負責人的產生程序、任期和職權:
一、企業集團董事長由母公司的董事長擔任。董事長為企業集團的負責人。
二、企業集團設副董事長 名,由董事會選舉產生,任期為 年。任期屆滿,可連選連任。
三、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因故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召集或主持。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可提議召開臨時董事會議。
第七條 參加、退出企業集團的條件和程序:
一、參加企業集團的條件和程序:
1.企業集團成員單位必須具有法人資格。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均可以成為企業集團成員。
2.具備前一項條件的單位,以自愿為原則,提出書面申請,經企業集團董事會審查批準,可以加入本集團。
3.被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企業兼工或有形成資產關系的企業,自兼并或形成資產關系之日起自動成為企業集團的成員。
二、退出企業集團的條件:
1.成員企業要求退出企業集團時,必須提前 提出申請。
2.處理與清算,與成員企業有關的
債權、
債務或未了結的業務。
3.處理與清算結束,經企業集團董事會審查批準方能退出。退出企業集團后,不得再冠以企業集團的名稱。
第八條 企業集團的終止:
1.經營期限屆滿;
2.董事會決議終止;
3.已不符合企業集團規定的條件;
4.母公司依法被注銷或者被吊銷
營業執照;
5.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需要終止。
企業集團終止,由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注銷登記
申請書,向企業集團登記機關申請注銷企業集團登記。
第九條 章程修改程序
本章程修改由企業集團董事會擬訂《章程修正案》,經全體成員蓋章確認后,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備案。
第十條 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第十一條 本章程如有與《公司法》和《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相抵觸的,以《公司法》和《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為準。
第十二條 本章程由全體成員蓋章確認。
第十三條 本章程由登記機關核準企業集團登記注冊之日起生效。
第十四條 本章程共
簽訂 份,一份報送登記機關, 份留本公司存案。
集團成員蓋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