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南 省 高 級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6)瓊民二終字第2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鐘健,男,漢族,1963年出生。住所地海南省三亞市解放路邊防分局宿舍。
委托代理人王朝芳、高畢章,海南大華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三亞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海南省三亞市鹿嶺路清云臺別墅。
法定代表人邢增平,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鄧銳、袁偉,海南省經和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邢增平,男,漢族,1961年出生。住所地海南省三亞市金河公寓A樓10B室。
委托代理人王連友,三亞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海南省天人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住所地海南省三亞市金河公寓A樓14A室。
法定代表人麥永松,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慶明,三亞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職員。
原審第三人黃春揚,女,漢族,1970年出生。住所地海南省海口市世貿東路2號C棟2101室。
上訴人鐘健因股東權糾紛一案,不服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三亞民二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8月17日和2006年12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鐘健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朝芳、高畢章,被上訴人三亞大東海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東海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鄧銳、袁偉,被上訴人邢增平的委托代理人王連友,被上訴人海南天人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慶明到庭參加訴訟。原審第三人黃春揚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查明:大東海公司由邢增平、天人公司、鐘健、黃春揚作為發起人,于2000年6月20日召開第一次股東會,通過了各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比例,即大東海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其中邢增平出資1242.5萬元占41.42%;天人公司出資820萬元占27.33%;鐘健出資517.5萬元占17.25%;黃春揚出資420萬元占14%。同年8月9日,大東海公司經三亞市工商局批準設立并取得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因大東海公司未經驗資,亦未辦理年檢,登記機關擬吊銷其營業執照。2003年11月24日,三亞天涯會計師事務所對大東海公司的出資進行了審驗并出具了三涯會所驗字(2003)第1341號驗資報告,結論為:截止2003年9月27日,大東海公司已收到全體股東繳納的注冊資本人民幣23125000元。邢增平為1242.5萬元,天人公司為820萬元,鐘健為138萬元,黃春揚為112萬元。三亞市工商局登記上述股東及應繳和實繳的貨幣出資為:邢增平應繳和實繳均為1242.5萬元;天人公司應繳和實繳均為820萬元;鐘健應繳517.5萬元,實繳138萬元;黃春揚應繳420萬元,實繳112萬元。
原判還查明:2000年11月28日,大東海公司同三亞市人民政府簽訂了大東海海濱建設管理經營合同,約定大東海公司通過對大東海海濱區域內的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及環境保護設施的建設,完成工程造價1800萬元的前期項目以取得大東海20年的經營權。為此,大東海公司在設立之前以天人公司名義參加大東海建設項目競標,將800萬元投標保證金轉入三亞市建設局專用賬戶。該800萬元中天人公司出資550萬元占68.75%;鐘健出資138萬元占17.25% ;黃春揚出資112萬元占14%。后各方議定按各方在800萬元中的比例擴股3000萬元設立大東海公司,其中由天人公司和邢增平合占68.75%的比例,邢增平應出資1242.5萬元,占41.42%。大東海公司設立后作為建設單位負責建設項目,由天人公司墊資完成了大東海廣場建設。2001年11月29日,天人公司、大東海公司和邢增平三方簽訂備忘錄,規定邢增平在大東海公司的出資為1242.5萬元,從天人公司在大東海建設項目的施工墊資中扣作出資。天人公司在大東海公司的出資為820萬元,除原投入550萬元外,其余270萬元從天人公司在大東海建設項目的施工墊資中扣作出資。經三亞市審計局三審函(2004)16號審計報告認定:天人公司墊資建設的大東海廣場工程決算為29775999.01元。三亞市人民政府已以三府函(2003)4號批復同意大東海公司取得了大東海的經營管理權。上述股東以實際投入完成大東海建設項目而取得大東營管理權的出資方式已經三涯天涯會計師事務所驗資。鐘健和黃春揚除上述貨幣出資外,還以實物出資。鐘健將安達公司原有的潛水設備、水上設備、潛水廣告牌、餐具等實物作為向大東海公司的出資,大東海公司已予認可,但上述實物未經過評估作價。大東海公司認為裕海餐廳產權不明不能作為實物出資。一審訴訟中,鐘健提供了2001年5月28日蓋有大東海公司公章的出資確認書,以證明其出資3706149元,其中實物出資計2098714.4元。大東海公司認為該公司從未給股東出具過此種確認書,并認為鐘健在2001年5月25日股東會上簽字確認的出資是3182786元,向一審法院起訴時請求確認出資額為3375341元,后又變為3706149元,其請求的數額前后矛盾。2005年3月7日,黃春揚將其在大東海公司的股權轉讓給邢增平,其中貨幣出資112萬元等價轉讓,實物出資大東海公司原登記為806784.18元,黃春揚以58萬元轉讓給邢增平,該58萬元不屬于評估價,上述轉讓協議尚未辦理股東及股權變更登記。
原判另查明:大東海公司為將在大東海海域經營潛水業務、海上游樂業務及沙灘服務業務的其他企業吸收合并,于2001年5月25日召開股東會擬吸收新股東和修改公司章程,股東會由大東海公司原股東參加外,還有三亞海星(國際)潛水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星公司)、三亞新海洋潛水旅游俱樂部(以下簡稱新海洋俱樂部)、海南大東海旅游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潛水俱樂部(以下簡稱大東海俱樂部)、海南航旅潛艇觀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旅公司)、三亞東方明珠潛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珠公司)、三亞粵海潛水旅游培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海公司)、五環體育休閑俱樂部(以下簡稱五環俱樂部)等代表參加。大會決定吸收該批新股東并通過了公司章程,并對海星等公司出資的實物進行了登記,但未經過驗資。會后,大東海公司在向三亞市工商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時,因鐘健、黃春揚于同年6月5日致函三亞市工商局反對吸收新股東而未變更登記。一審訴訟中鐘健申請追加海星公司等為本案第三人參加訴訟。一審訴訟中鐘健申請對大東海公司自2000年7月30日成立以來的經營盈虧狀況進行鑒定。一審法院委托海南省訴訟證據鑒定中心進行鑒定。鑒定費用為185112.81元,鐘健預交10萬元后,余款在指定期限內未繳納,故鑒定單位不給本案當事人提交鑒定報告。
原判認為:大東海公司由股東邢增平、天人公司、鐘健、黃春揚發起設立。公司法規定股東履行出資義務須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并出具證明,大東海公司各股東實繳的貨幣出資已經驗資,公司登記機關已予登記。據此認定大東海公司各股東實繳貨幣出資為:邢增平1242.5萬元,天人公司820萬元、鐘健138萬元、黃春揚112萬元。公司法規定股東實物出資必須進行評估作價,不得高估或低估作價,并規定以實物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鐘健以安達公司原有的財產作為向大東海公司的實物出資,但未經過評估。不符合公司的規定程序。鐘健提供的2001年5月28日蓋有大東海公司公章的出資確認書,大東海公司對真實性持有異議。出資確認書中涉及到的貨幣出資已經過驗資并由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138萬元應予確認,未經過驗資和登記的部分因雙方存有異議,不能確認為出資。出資確認書中的實物價值未經法定評估機構評估,其價值存在低估和高估的情形,可能損害公司其他股東利益,同時也未辦理產權轉移手續,故出資確認書中的實物價值缺乏合法依據,不予采信。鐘健以實物出資的事實大東海公司予以認可,但應按法定程序進行評估作價,辦理產權轉移手續后才能確認。鐘健申請對大東海公司成立以來的盈虧狀況進行審計,一審法院已同意并委托海南省訴訟證據鑒定中心鑒定,但鐘健未在指定期限內足額繳納鑒定費,依據
司法解釋,鐘健對該項請求承擔舉證責任不能的法律后果。鐘健提供的大東海公司2001年度公司財務情況說明書和2002年財務情況報告,沒有相應的財務會計憑證為據,亦不能證明大東海公司成立以來經營均獲利,亦無法確認鐘健應當獲得的利潤,故對此項請求不予支持。2001年5月25日,大東海公司召開股東會決定吸收海星公司等公司新股東,并對上述公司投入大東海公司的實物作了登記。因鐘健及黃春揚不同意吸收新股東,公司登記機關未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海星公司等公司未被登記為大東海公司的股東,故一審法院不同意追加海星公司等為本案第三人。大東海公司應當依法對公司股東整合入資的實物進行評估、驗資并辦理登記,以明確各股東的實際出資額及其應享有的權益。遂依照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判決大東海公司股東貨幣出資額為:邢增平1242.5萬元,天人公司820萬元,鐘健138萬元,黃春揚112萬元,并駁回鐘健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
案件受理費160010元,由鐘健負擔80%即128008元,由大東海公司負擔20%即32002元,
證據保全費100元,由鐘健負擔。
上訴人鐘健不服原判上訴稱:一、瓊從會鑒字(2005)001號鑒定報告可以作為證據使用。1、依照最高法院民事訴訟證據的規定,新證據的認定應以發現時間為標準,而不以證據形成時間為標準,故該鑒定報告雖形成于2005年8月15日,但上訴人發現時間是在
一審判決和上訴之后,屬于新證據。2、該鑒定報告同本案爭議的焦點有關聯性,其中鑒定的范圍中有對大東海公司財務資料的審計鑒定,對公司成立時各股東約定的出資及實物出資的來源,公司經營狀況、公司經營利潤等,均同本案爭執焦點相一致。3、會計師事務所是中介機構,所適用的鑒定規則是統一的,沒有因委托機關不同而適用不同的標準。被上訴人認為
刑事案件的證據不能在民事案件中使用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偵查機關無權對鑒定報告的合法與否做出認定,是法院裁量權的范圍。二、一審訴訟程序違法。1、一審中上訴人書面向法院申請對大東海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會計鑒定,查明出資和盈虧狀況。但一審法院用通知而非裁定不同意鑒定。上訴人申請復議后一審法院未作答復,剝奪了上訴人的申請鑒定權。2、一審中上訴人書面申請法院追加航旅公司等7位主體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而一審法院對此置若罔聞,未作答復。3、一審中依上訴人的申請對大東海公司的財務賬冊及會計憑證采取了證據保全,還提供了與大東海公司經營收入有關的報表及憑證,但一審未開庭質證,并將上述證據交給了大東海公司和邢增平,導致本案證據缺失。4、在一審開庭前,上訴人就告知一審法院,大東海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邢增平涉嫌犯罪,公安機關介入偵查,應根據先刑后民的原則,中止本案訴訟,但一審法院不予理睬。5、一審法院在無法找到黃春揚本人的情況下,未采取登報公告等方式送達開庭通知,造成黃春揚不能參加,剝奪了黃春揚的舉證和質證權。三、 一審法院
適用法律錯誤。1、大東海公司自成立至起訴時,并未對股東出資驗資和核發出資證明書,上訴人據此起訴并無不當。起訴后,由邢增平和天涯會計師事務所惡意串通制作了一份虛假驗資報告騙取了工商部門的登記年檢,一審法院不能據此判上訴人敗訴。2、舉證責任分配不當。大東海公司的收支盈虧應由大東海公司舉證,驗資及登記是否合法亦由大東海公司舉證。不能以上訴認未能完成鑒定而把他方的舉證責任強加給上訴人承擔。四、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一審法院剝奪了上訴人申請財務會計鑒定的權利,造成一審未能查明上訴人真實出資及大東海公司真實盈虧情況。2、一審法院據一份惡意串通而編造的虛假驗資報告認定上訴人出資為138萬元,與事實不符。3、一審法院認定由于上訴人和黃春揚致函三亞市工商局反對新股東加入大東海公司,與事實不符。我們二人要求大東海公司對股東的真實出資確認后再吸收新股東,是正當
合法的,實際上我們均在新的章程上簽名,證明是支持新股東加入公司的。4、上訴人以實物出資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并以潛水設備、辦公用品或固定資產出資,同大東海公司就移交財產清單進行了確認,大東海公司已簽字認可收到了實物,并于2001年1月就使用經營。作為動產的轉移從交付之日就發生。作為實物的價值也進行了評估確認。法律未規定由誰評估,只要求不得高估或低估。早在2000年12月24日就做出了資產評估確認報告的說明,后又有2001年5月28日的出資確認書和同年5月25日的股東名冊及大東海公司財務賬簿上的記載,可見是經過評估的。作為易耗品的實物,自2000年1月投入大東海公司營運已5年之久,大部分已被淘汰,有的報廢甚至滅失,若經一審法院的認定不經中介機構評估不能作為出資,對上訴人是明顯不公平的。請求
二審法院
撤銷一審判決,改判確認上訴人在大東海公司的出資為3706149元,確認上訴人應獲得的利潤數額,判令一、二審
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被上訴人大東海公司答辯稱:一、從信會計師事務所瓊從會鑒字(2005)001號鑒定報告不是新證據,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上訴人的代理人當庭承認,在一、二審期間均向法院申請調取該證據,說明并非是新發現的。上訴人早就持有該證據,但在舉證期限內未提交。在三亞城郊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中將該證據列為證據10提交過。在預審庭提出調取證據的申請,違反了
證據規則的規定。同時該證據是為另一刑事案件而作出的,同民事案件性質不同,且未經公安機關核實,故不能作為本案定案的依據。二、本案不應追加林斌等人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大東海公司登記的法定股東為邢增平、天人公司、鐘健、黃春揚4位。林斌等人的股東身份未經登記,不是股東,一審不予追加完全合法。且這一請求超過了上訴人一審請求確認其在大東海公司中有3706149元出資,確認其依法獲得的利潤的訴訟請求范圍。三、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應予維持。1、上訴人在工商登記機關的出資額為138萬元,該數額是經三亞天涯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得出的結論,應作為認定上訴人出資數額的依據。2、上訴人提出曾有實物交大東海公司使用,但未能提供相關合法評估報告或憑據票證或交接清單,也無該實物的所有權轉移到大東海公司名下的證據,是借用還是出資,價值多少尚未確定,依公司法規定不能認定是出資。3、一審中,上訴人申請法院對大東海公司自2000年7月30日成立以來的經營狀況鑒定,一審法院同意并委托海南省訴訟證據鑒定中心進行了鑒定,但上訴人未按法院指定的時間繳納鑒定費,故依證據規則規定由自己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綜上所述,上訴人在大東海公司的出資數額及股東身份等,均應依據工商登記認定。上訴人提交的鑒定報告不屬于新證據且內容尚待核實,故不能作為本案證據。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被上訴人邢增平答辯稱:邢增平同意被上訴人大東海公司的答辯意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天人公司答辯稱:天人公司同意被上訴人大東海公司的答辯意見。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二審審理查明:2000年12月,大東海公司對各股東單位的實物出資由資產評估小組歷時八天進行了盤查、鑒定、評分,并出具了關于資產評估和股權比例的確認報告,由大東海公司蓋章,各股東代表簽名。其中安達海洋旅游服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安達公司)代鐘健出資的資產價值有1686440元。嗣后,三亞大東海旅游潛水公司股東名冊中安達公司實物價值為696440元;2001年2月21日安達公司出具娛樂項目清單價值997000元,由大東海公司海上娛樂公司副經理韓俊于同年4月1日簽字收到以上船只;同年4月18日安達公司出具補報財產清單價值78099元,由大東海公司財務總監王連友于同年4月20日簽字,指示大東海海上娛樂公司經理張仁東核對原評估清單,如屬于漏報,給予補報為宜,廣告牌和其他各家執行一個標準。同時,安達公司還出具餐具清單,價值34175.4元。2001年5月25日,邢增平、天人公司、鐘健等11位代表通過并簽署了大東海公司章程,章程第四條規定:公司是由大東海公司與在大東海海域經營潛水業務、海上游樂、沙灘服務的原有企業,采取吸收合并方式共同組建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第十二條規定:股東名冊和出資證明書是證明股東持有公司股份的充分依據。同年5月25日依章程新置備的大東海公司股東名冊中鐘健貨幣出資和實物出資為3182786元并經各股東簽字確認。2001年6月25日,黃春揚向三亞市工商局出具書面證明,表示同意新設立的大東海公司第一次
股東會議決議,并望盡快辦理登記注冊事項。2005年3月7日,黃春揚將其持有的股權轉讓,同日,天人公司向紅珊瑚公司分別支付112萬元和58萬元,用途均為代邢增平支付黃春揚股權轉讓費。本案二審第二次開庭中,上訴人鐘健變更上訴請求為:確認鐘健在大東海公司的出資額為370萬元和應獲得利潤,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負擔。
上列事實,有大東海公司關于對資產評估確認報告的說明和關于資產評估和股權比例的確認報告、大東海旅游潛水公司股東名冊、安達公司娛樂項目清單、安達公司補報財產清單及餐具清單、2001年5月25日大東海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黃春揚2001年6月25日的說明及三亞建行進帳單為證,且經各方當事人質證確認。
除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外,一審查明的其他事實成立。
本院認為,本案系有限責任公司
股東權益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意見的規定》(一)第2條規定:"因公司法實施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
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故本案適用法律時,對修改前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可參照適用修改后公司法的有關規定。
關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及出資額的認定問題,《公司法》第33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二)股東的出資額;(三)出資證明書編號。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照股東名冊主張行使
股東權利。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本案二審中各方當事人對上訴人系大東海公司的股東資格均無異議,雙方爭議的焦點問題是上訴人鐘健在大東海的出資數額問題。本案證據證明:2000年7月30日制定的大東海公司章程中記載公司股東為天人公司、邢增平、鐘健、黃春楊;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出資方式為貨幣和實物;出資額天人公司820萬元,邢增平1242.5萬元、鐘健517.5萬元,黃春楊420萬元。大東海公司于2000年8月9日經登記機關登記并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2001年5月25日大東海公司吸收新股東并制定了新的公司章程,章程對股東及出資情況約定詳見股東名冊,該股東名冊記載股東共12位,除原大東海公司4位股東外,還吸收海星公司等8位股東,其中鐘健出資合計數額為3182786元。但吸收新股東后未辦理變更登記。依照《公司法》第33條的規定,股東名冊的內容采取法定主義原則,是確定股東資格和出資數額的依據,記載于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的權利,是否向登記機關登記或變更登記,只影響是否對抗第三人的效力,而不影響股東的權利。一般情況下,按合法、規范的要求,有限責任公司章程的記載、股東名冊的記載和登記機關的登記應當一致。但是,當上述記載不一致時,應當依據股東名冊確定股東的資格和權利,工商登記只具有證權性的功能,而不具備設權性的功能。本案中,大東海公司2000年7月30日的章程雖規定了股東姓名和應當出資數額在公司注冊資本中的比例,但未確認各股東的實際出資額,也未置備股東名冊,依各股東應當出資的數額辦理了登記,大東海公司2001年5月25日的章程對公司注冊資本未規定,股東出資情況規定詳見股東名冊,故2001年5月25日的股東名冊是確認股東及出資額的證據。上訴人鐘健對大東海公司的出資數額合計為3182786元。故上訴人鐘健上訴主張一審認定其出資額事實不清的理由,有一定的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對股東名冊中記載的出資數額予以支持。被上訴人大東海公司、邢增平、天人公司抗辯應以三亞市工商局2003年11月28日變更登記的出資數額認定鐘健的出資,并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驗資、評估及財產權轉移的問題。《公司法》第27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資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出資的財產除外。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公司法》第28條規定:"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立的賬戶;以非貨幣資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本案中大東海公司于2000年8月9日經三亞工商局登記設立,2001年5月25日吸收新股東后未辦理變更登記手續。2003年11月24日,大東海公司對股東出資就天人公司、邢增平、鐘健、黃春楊4位股東的貨幣出資由三亞天涯會計師事務所驗資并出具驗資報告,說明上述股東已實際取得大東海經營管理權作為出資方式,其中認定鐘健出資138萬元。對鐘健等股東的實物出資部分,由大東海公司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資產評估,并由大東海公司管理人員王連友、張仁東、韓俊等簽字認可,評估價格和收到實物,上列出資均載入大東海公司帳內實收資本。公司法規定對實物出資應當評估作價,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對評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鐘健對大東海公司的實物出資為經營潛水沙灘娛樂的財產及相關低值易耗品,均屬于動產,法律和法規未對動產的評估有特別規定,故大東海公司組織人員評估認定財產價值并無不當。動產所有權的轉移從交付之日成立,故實物出資已經轉移給大東海公司所有。故鐘健上訴稱一審對實物出資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予以支持。大東海公司、天人公司、邢增平抗辯以三亞天涯會計師事務所的驗資為準及實物未經評估作價,也未辦理所有權轉移手續的理由,無事實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納。本案一審訴訟中,股東邢增平以170萬元受讓了股東黃春揚的1926784.18元的股權,其中貨幣出資112萬元,實物出資806784.18元,轉讓協議約定該部分實物出資是真實出資,大東海公司作為見證方在協議上蓋章。故大東海公司、邢增平對黃春揚在股東名冊上的實物出資及出資額在一審訴訟中認可并受讓,亦證明了其他股東實物出資部分已經大東海公司評估和財產所有權發生了轉移。
關于上訴人鐘健請求法院確認其應得利潤的上訴請求問題。鐘健在一審中向一審法院請求對大東海公司自2000年7月30日以來的經營盈虧狀況進行鑒定,以確定其應分得的利潤。但其未足額交納鑒定費用,鑒定單位未出具鑒定報告。二審中鐘健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應分得利潤和數額,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鐘健一審中的訴訟請求為:1、確認其在大東海公司中有370萬元的出資;確認其他股東的實際出資;2、依法對大東海公司的盈虧狀況進行審計鑒定;確認鐘健應取得的利潤。一審判決后鐘健提起上訴,二審開庭時變更上訴請求為:1、確認鐘健在大東海公司有3706149元的出資;2、對大東海公司的財務會計進行鑒定以確認鐘健應獲得的利潤;3、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1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故本院僅對上訴請求進行審理,對一審判決中未提出上訴的部分未予審理。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部分不當,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53條第1款第(2)項、第(3)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33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民二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海南省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4)民二初字第4號民事判決第1項中:"鐘健138萬元"為"鐘健3182786元";
三、駁回鐘健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合計320020元,由鐘健負擔60%即192012元,由大東海公司負擔40%即128008元;證據保全費100元由鐘健負擔。一、二審案件受理費320020元均由鐘健預交,大東海公司應按照判決確定的負擔比例徑行向鐘健支付,本院不再清退。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
審 判 長 范 忠
審 判 員 戴義斌
審 判 員 李 慶
?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符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