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傷認定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2014年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13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工傷保險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行政審判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在認定是否存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本人主要責任”、第十六條第(二)項“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條第(三)項“自殘或者自殺”等情形時,應當以有權機構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結論性意見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書為依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事故責任認定書和結論性意見的除外。
前述法律文書不存在或者內容不明確,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就前款事實作出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其提供的相關證據依法進行審查。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故意犯罪”的認定,應當以刑事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性意見為依據。
第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后,發現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訴訟前已經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中止行政案件的審理。
第三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三)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
第四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工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受到傷害,用人單位或者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沒有證據證明是非工作原因導致的;
(二)職工參加用人單位組織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參加其他單位組織的活動受到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內,職工來往于多個與其工作職責相關的工作場所之間的合理區域因工受到傷害的;
(四)其他與履行工作職責相關,在工作時間及合理區域內受到傷害的。
第五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因工外出期間”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或者因工作需要在工作場所以外從事與工作職責有關的活動期間;
(二)職工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或者開會期間;
(三)職工因工作需要的其他外出活動期間。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從事與工作或者受用人單位指派外出學習、開會無關的個人活動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認定為工傷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六條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第七條由于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屬于用人單位原因;
(四)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
(五)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
第八條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第九條因工傷認定申請人或者用人單位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導致工傷認定錯誤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可以在訴訟中依法予以更正。
工傷認定依法更正后,原告不申請撤訴,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在作出原工傷認定時有過錯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確認違法;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無過錯的,人民法院可以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以前頒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嚴打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2020-02-12疫情期間,該怎么防止公司大規模裁員?
2020-02-13民事訴訟起訴流程
2020-03-05離婚案件的管轄問題
2020-03-23什么是教唆犯罪
2020-03-30社保補繳有時間限制嗎?
2020-04-11繼承房產過戶流程
2020-04-16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條件
2020-04-20非全日制用工合同期限怎么約定
2020-04-20辦理離婚手續需要什么證件?
2020-04-24夫妻離婚分居必須滿足哪些條件?
2020-04-24離婚財產分配處理協議書怎么寫
2020-04-24單位受賄罪的犯罪構成有哪些?
2020-04-27分居離婚需要走什么程序?
2020-04-27公司不分紅,小股東何去何從?
2020-04-27民間借貸糾紛,被告不出庭后果有哪些
2020-04-27有哪些情況不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8非婚生子女撫養權一般如何判決?
2020-04-28有哪些取證途徑爭取子女撫養權?
2020-04-28離婚中孩子撫養權歸屬如何定?
2020-04-29哪些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30遠離非法集資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具備什么法律條件?
2020-05-02出軌引起夫妻離婚損害補償如何計算?
2020-05-03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如何判決?
2020-05-03起訴離婚流程是什么
2020-05-04死刑復核程序一般流程是什么
2020-05-04夫妻離婚以后子女探視權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04擅自變更子女撫養權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05-04夫妻離婚子女撫養權歸男方都有哪些情形?
2020-05-04協議離婚領取離婚證流程怎么走?需要多長時間?
2020-05-05可以起訴女方要求增加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5已懷孕結婚登記手續流程是什么
2020-05-05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05-06哪些疾病單位不能辭退
2020-05-06民間借貸之放高利貸需要注意事項
2020-05-07勞動合同續簽一般期限是多久
2020-05-08生完了孩子就離婚會不會構成婚姻詐騙罪?
2020-05-08離婚時對方轉移財產方法有哪些?對方轉移財產怎么辦?
2020-05-09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規則有哪些?
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