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是依法確定應當由誰作為損害賠償訴訟的當事人,并在訴訟中承擔民事責任的人。在2004年5月1日以后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的當事人如何確定呢?
關于訴訟主體的確定問題,我國目前與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關的立法未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作概括和界定,最高院曾有三個與此相關的司法解釋,但不能涵蓋所有情況。有關人民法院針對實踐中與此相關的各種情形,提出以下研討意見,供參考。
(一)雇員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交通事故的民事賠償訴訟主體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交通事故的,雇主作為民事賠償主體。由雇主之外的第三人造成人身損害的,可以選擇雇主或者第三人作為民事賠償主體。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l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二)雇員駕駛車輛因執行職務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雇員駕駛車輛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的,其賠償主體為雇主。
雇主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在于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第1款的規定,即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三)雇員非因實施職務行為駕駛雇主車輛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此種情形即通常所說的“公車私用”,如果雇主已經同意雇員駕駛車輛從事非職務行為,雇主作為賠償主體。但還可能存在雇員未經雇主許可而駕駛雇主車輛的情形,或者經過雇主許可駕駛但不是從事其職務范圍內的事務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情形。這種情況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9條第2款“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的規定,無論雇主是否同意雇員使用車輛,只要雇員的行為符合其履行職務的形式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原則上仍然由雇主作為民事賠償主體;雇主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后,可以根據其與雇員之間的雇傭合同向雇員追償。
(四)盜竊駕駛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駕駛盜竊車輛的情形下,肇事人為民事賠償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釋[1999]13號《關于被盜車輛肇事后由誰承擔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中規定,肇事人應當依法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盜機動車輛的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車輛所有人對車輛管理有嚴重過失時,由于其沒有履行好應盡的管理義務,具備了肇事車輛的供應者身份,也應當承擔部分責任,車輛所有人和駕駛盜竊車輛者都應該作為民事賠償主體。
(五)車輛買賣未過戶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車輛買賣未過戶情形下,實際車主作為民事賠償主體,原車主不作為民事賠償主體。其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關于連環購車未辦理過戶手續,原車主是否對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損害承擔責任的請示》。
(六)分期付款買賣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購買人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訴訟主體為購買人。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00]38號《關于購買人使用分期付款購買的車輛從事運輸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保留車輛所有權的出賣方不應承擔民事責任的批復》規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車,出賣方在購買方付清全部車款前保留車輛所有權的,購買方以自己名義與他人訂立貨物運輸合同并使用該車運輸時,因交通事故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出賣方不承擔民事責任。”
(七)擅自駕駛車輛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未經同意擅自駕駛車輛致人損害的,訴訟主體應為擅自駕駛者。但車輛所有人或保管人如存在管理上的瑕疵,則不能免除其賠償責任。此處“擅自駕駛”,是指不存在雇傭關系的人未經所有人同意擅自駕駛他人車輛。
(八)好意同乘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好意同乘情形下,車輛所有人作為民事賠償主體,承擔有限制的民事責任。好意同乘人,是指在車輛所有人好意并無償地邀請、允許或者車輛所有人并不知情的情況下搭乘該車的人。在此情形下,無論是經車輛所有人同意同乘的,還是雇員做駕駛人時未經雇主的許可就同意好意同乘者同乘的,或者同乘人偷偷乘坐的,駕駛人雖然沒有獲得利益,仍負有注意安全的義務,此時車輛所有人就具有了運送人的身份,因此,車輛所有人對好意無償同乘者的損害應承擔無過錯責任,但是需要對車輛所有人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進行限定,相應減少或者免除賠償額。若好意同乘人明知司機已酗酒、無駕駛執照仍要求同乘,或者有教唆司機超速、搭載,搭乘禁止載客車輛等情況的,好意同乘人也是具有過失責任的,均可構成過失相抵的事由,從而可以減輕或者免除駕駛人或者車輛所有人的民事賠償責任。其法律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條規定:“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131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適用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確立賠償義務的人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九)出借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出借情形下損害賠償訴訟的主體可分為兩種情況:出借人在出借時存在過錯,如明知借用人沒有駕駛執照、酒后駕駛或借用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而將車輛出借的,發生交通事故后出借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出借人在出借車輛時沒有過錯,只是基于一種信任關系好心出借,這種情況下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十)出租、發包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車輛出租、發包情形下損害賠償的訴訟主體是出租方、承租方和發包方、承包方。車輛所有人以出租、發包的形式將自己對車輛的支配權交給他人,其收取一定的租賃費和承包費,仍然是運行利益的歸屬者,承租方、承包方發生交通事故,出租方和發包方也要同承租方和承包方一起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十一)掛靠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所謂掛靠,是指車輛為個人出資購買,但為了服從當地對車輛管理的要求,而將車輛掛靠于某個具有運輸經營權的公司。在這種情況下,若被掛靠單位收取管理費或得到了經濟利益,被掛靠單位應對掛靠車輛發生的交通事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若被掛靠單位未收取管理費或未取得其他經濟利益,僅僅是地方政府基于管理的需要要求掛靠,被掛靠單位既不是運行支配者,也不是運行利益的歸屬者,自然不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十二)車輛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間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車輛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間因交通事故造成損失的,其訴訟主體應為修理人或保管人。機動車送交修理期間,修理廠則依合同取得了對車輛的控制支配權。修理廠在試車或者車輛運行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損害的,修理廠應當作為民事賠償主體。在修理廠保管機動車過程中,修理廠的工作人員或其他人駕駛車輛發生事故的,修理廠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同樣,在委托保管的情形下,保管人成為實際支配者,那么在車輛交付保管期間發生交通事故的,保管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十三)車輛被質押情形下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車輛被質押情形下因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質權人作為民事賠償主體。
(十四)出賣已過期限的報廢車輛及出借、出賣車牌發生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訴訟主體
出賣已過期限的報廢車輛及出借、出賣車牌,均為法律禁止性行為,出賣人、出借人對此行為均應承擔法律責任。此情形下發生交通事故的,出賣人和出借人也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3-06離婚案件特殊地域管轄情形有哪些
2020-03-13繼父可以收養繼子女嗎?
2020-03-19男女處對象送貴重物品分手可以要回去嗎?
2020-03-20勞動合同變更的注意事項
2020-03-26職工福利待遇包括哪些
2020-04-08婚后有必要做婚前財產公證嗎
2020-04-09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的概念
2020-04-09不履行贍養義務是否意味著喪失法定繼承權
2020-04-24夫妻共同債務包括哪些?
2020-04-27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
2020-04-27工程款的訴訟時效是多久之法律規定
2020-04-28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8農村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0-04-28有孩子離婚程序具體怎么走
2020-04-29離婚中如何處理夫妻共同債務?
2020-04-29猥褻兒童罪的細剖
2020-04-29哺乳期可以協議離婚嗎
2020-04-29出租人單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04-29計算違約金的標準之法律規定
2020-04-29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費用要多少?
2020-04-30哪些情況下交通違法會處罰
2020-05-06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孩子撫養權怎么處理?
2020-04-30微信轉賬記錄在民間借貸中作為合法有效證據的認定
2020-04-30暴力取證罪在什么情況下會立案處理
2020-04-30最新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2020-05-01法院單方離婚的程序應該怎么走?
2020-05-01離婚以后子女撫養權應該怎么判決?
2020-05-03夫妻離婚以后如何變更子女撫養權?
2020-05-03離婚以后要求變更撫養費的條件有哪些?
2020-05-03子女撫養費變更需要怎么樣起訴?
2020-05-04離婚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2020-05-04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是否能贈與
2020-05-04事實婚姻應該如何處理?
2020-05-08收養子女有沒有繼承權?如何確定繼承權?
2020-05-08婚姻法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05-10如何申請房貸提前還款
2020-05-10夫妻離婚時房產問題怎么樣解決?
2020-05-11離婚子女撫養權協商有什么原則?變更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0-05-12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是長期的推進目標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