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強險條例解釋:第二十四條【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
第二十四條 國家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以下簡稱救助基金)。有下列情形之一時,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喪葬費用、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由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道路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一)搶救費用超過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
(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
(三)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
【詳解】本條是關于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對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導致人身傷亡墊付搶救費用的規定。
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條規定的一項新制度。這項制度是為了對肇事逃逸機動車、未投保機動車輛造成的交通事故受害人進行補償的制度。在機動車肇事逃逸后,由于暫時無法確定肇事車輛的身份以及其投保的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賠償救助機制難以發揮作用。同樣,如果事故車輛根本就沒有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也沒有理由和措施使保險公司理賠。為了保障受害人得到最基本的搶救治療,彌補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可能遺留的保障盲區,《道路交通安全法》在確立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的同時,又規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制度。《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上述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作了延伸,明確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支付搶救費用方面的通知義務。《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0條規定,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因搶救受傷人員需要保險公司支付搶救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保險公司。搶救受傷人員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墊付費用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通知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
實行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保護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在肇事逃逸、未投保車輛造成交通事故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就成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一個重要問題。多數國家采取由國家設立政府保障基金,對肇事逃逸、未投保車輛造成的交通事故受害人給予補償,如日本、我國的香港和臺灣地區。有的國家則采取分攤制,即對肇事逃逸、未投保車輛造成交通事故實際支付金額,由保險公司按照其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所占的市場份額分攤,如韓國、英國等。我國4991年國務院公布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4條規定:在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法定保險的行政區域發生機動車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由當地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預付傷者搶救期間的醫療費、死者的喪葬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有權向抓獲的逃逸者及其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追償其預付的所有款項。多年來,一直由人保擔負著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受傷人員的搶救費和死者的喪葬費的墊付,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特別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條規定:“國家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從法律上明確了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制度。同時,該法第75條規定:“醫療機構對交通事故中的受傷人員應當及時搶救,不得因搶救費用未及時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車輛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支付搶救費用;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未參加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部分或者全部搶救費用,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本條規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的范圍。
一、關于搶救費用
(一)搶救費用超過責任限額的,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造成人員受傷的搶救費用,應當由保險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內支付,保險責任限額已全部用完,搶救還沒有結束的,為了使受害人得到及時救治,搶救費用超過保險責任限額部分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及時墊付,然后再向責任人追償。
(二)肇事機動車未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所有上道路行使的機動車都必須參加強制保險,這是推行強制保險的基礎,但是,由于經濟條件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造成有一部分機動車沒有投保強制保險。沒有投保強制保險的機動車一旦發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受傷,事故責任人應及時為受害人提供搶救費用,如果事故責任人不能及時為受害人提供搶救費用,為了使受害人得到及時搶救,這時就需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及時墊付搶救費用,然后再向事故責任人追償。
(三)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目前我國機動車肇事后逃逸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肇事逃逸的機動車已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但駕駛人員為逃避責任而逃逸,有的肇事逃逸的機動車沒有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為使受害人的人身傷害得到及時救治,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搶救費用,事后查明機動車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按理賠程序處理,沒有參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機動車,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機構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應當注意的是,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搶救費用與承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預先支付搶救費用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保險公司預先支付搶救費用,是事先履行了其應當履行的合同義務,而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搶救費用并不是履行合同義務,而是實現社會救助的職能。根據侵權行為的理論,支付搶救費用是肇事主體對受害人的損害賠償義務,受害人有權要求交通事故責任人履行其損害賠償義務。但在責任人因逃逸而無法確定或者雖然責任人確定但沒有賠償能力時,受害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就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受害人因受傷需要緊急搶救時,及時獲得搶救費用十分關鍵。在這樣的條件下,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先行墊付搶救費用,使受害人獲得及時的搶救,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獲得向交通事故責任人的代位追償的權利。
二、關于喪葬費用
以當地依法確定的交通事故死亡人員的喪葬費標準墊付。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6個月總額計算。
國際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社會救助基金,對肇事逃逸車輛、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車輛造成的人員傷亡給予救助是通行的做法,世界各地的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法,對于肇事逃逸、事故責任人身份不明的情況,或雖然知道事故責任人身份,但由于未投保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保險而事故責任人無賠償能力的情況,政府開設了機動車損失賠償責任保險基金,以救助上述情況的受害者。政府支付給受害人的賠款與機動車損失賠償責任保險一致,但事后,政府將向加害者追償。需要說明的是,我國救助基金補償的范圍與國外有所不同,國外對肇事逃逸、未投保車輛造成的人員傷亡在保險金額范圍內進行補償,如德國《汽車保有人強制責任保險法》第12條(1)項規定:在本法適用范圍內使用汽車或拖車所致人或物的損害,而可以請求汽車或拖車的保有人、所有人或駕駛人的賠償的被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也可以請求汽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基金賠償:1.肇事汽車無法查明者;2.依據法律有利于汽車保有人、所有人或駕駛人的必要責任保險不存在者;3.賠償義務人因故意且不法利用已經查明或未經查明的汽車所致對損害賠償權人應負責的損害,而責任保險不予賠償者。日本《機動車損害賠償保障法》規定,政府在有人因汽車運行使生命或身體受到傷害,而由于該汽車的保有者不明,被害人不能請求第3條規定的損害賠償時,得依被害人的請求,在政令規定的金額的限度內,補償其所受損害,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及責任互助的被互助人以外者,依第3條的規定負有損害賠償責任的場合(其責任系因汽車運行所發生的場合除外),在受害人的請求下,在政府規定的金額限度內,補償其損失。在受害人有權得到《健康保險法》、《工人以外傷害保險法》或政府令中規定的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損害賠償對應款項時,政府不必對前條規定損害進行賠償。如果政府已經進行損害賠償,則政府取得了受害人向損害責任人提出索賠的權利,但以其實際賠償金額為限。在任何損害賠償保險或損害賠償互助保險的被保險人或保單持有人惡意造成的情況下,如果保險公司或合作社已經向受害人支付損害賠償金,則政府取得了受害人向保單持有人或被保險人或互助保險的被保險人或保單持有人提出索賠的權利,但以其實際賠償金額為限。在所有人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情況下,如果保險公司或合作社已經向受害人支付了臨時性賠償金,則政府可要求受害人退還臨時性賠償金。我國臺灣地區“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為使汽車交通事故之受害人均能依本法規定獲得基本保障,應設置汽車交通事故特別補償基金(以下簡稱特別補償基金)。當發生汽車交通事故時,受害人或其繼承人因下列情事之一,未能依本法規定向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者,得在相當于本法規定的保險金額范圍內,向特別補償基金請求補償:1.肇事汽車無法查究者;2.肇事汽車非被保險汽車者;3.肇事汽車之保險人無支付能力者。特別補償基金補償后,視為加害人或汽車所有人損害賠償金額之一部分。特別補償基金于補償金額范圍內,可以直接向加害人或汽車所有人求償。特別補償基金于加害人或汽車所有人償還全部補償金額前,應當通知公路主管機關吊扣其汽車牌照或駕駛執照,并停止辦理車輛變動。受害人或其繼承人已經從加害人或汽車所有人獲得賠償或從社會保險獲得給付的,特別補償基金在補償時,應予以扣除。韓國《機動車輛損失賠償保障法》規定,屬下列各項情況之一的,政府根據受害人的索賠要求,在責任保險賠償限額內進行補償:1.車主不明的機動車輛造成的傷亡;2.除第5條第2項規定的機動車輛運行在非道路上外,非被保險人根據第3條的規定承擔的損失賠償責任。對機動車輛事故所致的死亡者或總統令規定的高度殘疾人的未滿18周歲的子女、被贍養家屬因經濟困難所致的生計困難、學業中斷等以及高度殘疾人的功能恢復,政府應給予扶持。以總統令的形式制定第1項、第2項規定的政府賠償、政府扶持的對象、標準、金額、方法及程序等事項。由建設交通部長官負責實施第1項、第2項規定的有關政府賠償及扶持業務。
由上看出各國對于搶救費用超過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一般是由商業保險解決,不需要基金負擔。由于我國剛剛實行這一制度,考慮到基金的負擔比較重,基金在保險金額范圍內補償受害人可能有困難,因此條例規定只墊付受害人的搶救費用、喪葬費用,并向事故責任人追償。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屬于主動投案自首
2020-03-10勞動仲裁在哪里辦?
2020-03-10商標是否能注冊域名
2020-04-09誤工費會怎么賠?
2020-04-11個人破產制度指日可待?
2020-04-14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04-18解除勞動合同的范本看過來!
2020-04-27離婚時怎么避免對方轉移財產
2020-04-28女方懷孕期間能否起訴離婚
2020-04-28新婚姻法對孩子撫養費有哪些規定?
2020-04-28詐騙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4-29交通肇事逃逸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0-04-29著錄事項變更的相關規定
2020-04-29交通肇事罪共犯如何認定?
2020-04-30房價下跌能否要求退房?
2020-04-30分居協議離婚需要什么手續?
2020-05-012020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9婚內出軌懷孕離婚應該怎么賠償?
2020-05-02律師接待離婚法律咨詢流程
2020-05-03婚姻法子女探望權的中止條件有哪些?
2020-05-03離婚以后想要變更子女撫養權有哪些形式?
2020-05-04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條例你了解嗎?
2020-05-04哪些情況屬于夫妻個人共同債務?
2020-05-05未成年人證言的法律效力問題
2020-05-05工地工傷一般的賠償流程
2020-05-06發生工傷賠償一般的報案程序
2020-05-28一夫一妻制受到刑法保護
2020-05-07公司不簽合同不交社保如何處理?
2020-05-07彩禮返還發生糾紛怎么辦?如何確定返還彩禮數額?
2020-05-09故意損壞小區欄桿怎么處理?
2020-05-09離婚后財產處分協議書放棄財產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10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0婚后工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共同財產怎么分割?
2020-05-10出版歧視、侮辱少數民族作品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0女方離婚以后要不要子女撫養權?
2020-05-10離婚協議約定不給撫養費是否有效?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0-05-10保險合同糾紛的管轄法院怎么定?
2020-05-12如何判斷農產品食品安全標準
2020-05-12去世后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05-12曠工幾天會被辭退和員工曠工有哪些處理規定?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