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繼承法》規定,是指被繼承人通過的方式,將其遺產的一部分或全部贈與國家社會或者人以外的被繼承人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立遺囑人為遺贈人,接受遺增的人稱遺增受領人.遺贈是遺贈人死亡后才生效的單方無償的民事法律行為.遺贈的標的僅僅是財產權利,遺囑人不得把債務轉移給受贈人。
受遺贈權是指國家、集體組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享有的接受死者生前在遺囑中所遺贈的財產的權利。簡單點說,是受遺贈人接受死者生前所作出的無償讓與財產的權利。此種權利于遺贈人死后發生法律效力。
??? 受遺贈權是基于被繼承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的出現而當然取得。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前,這種權利只是被繼承人在遺囑中所設定的權利,尚不具有法律的執行效力,受遺贈人無權提出取得遺贈財產的請求,是一種期待中的權利。從被繼承人死亡時起,受遺贈人接受死者遺產的權利,成為一種既得的權利。因為從被繼承人死亡時起,受遺贈人可以取得受遺贈的財產。此種受遺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侵犯,若被人侵犯,受遺贈人可以提出請求恢復其被侵犯了的受遺贈權。因此,受遺贈權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前是一種遺贈期待權,而在被繼承人死后才是一種遺贈既得權。
受遺贈權與權都是依死者生前遺囑取得遺產的權利。兩者間有以下聯系:
1.受遺贈人的受遺贈權與繼承人的遺囑在接受死者遺產的數額上取決于被繼承人生前在遺囑中所表達的個人意志。取得死者生前在遺囑中所設定的遺產份額,此種份額既可以是遺產的一部,也可以是遺產的全部,還可以是某特定物或特定部分,總之,一切聽命于死者生前在遺囑中的個人意志。
2.受遺贈權與遺囑繼承權在受法律保護的期限方面相同
受遺贈權的保護期限應當適用于繼承權的保護期限。
3.受遺贈人的喪失
受遺贈人在以下兩種情形下喪失遺贈權:(1)繼承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也應當剝奪其受遺贈權。(2)繼承人偽造、篡改或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犯有此種行為的,也應當剝奪其受遺贈權。
4.適用的代理制度相同
無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均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限制行為能力人的繼承權、受遺贈權,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5.受遺贈權與遺囑繼承權二者均適用于遺囑繼承的一般規定,是遺囑繼承中的兩種基本的權利
如,二者均采用遺囑的形式進行,遺囑訂立的程序、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遺囑見證人的資格、遺囑的撤銷、變更、遺囑無效、遺囑執行等規定,既適用于遺囑繼承,又適用于遺贈,二者毫無區別。
6.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上基本相同
享有繼承權的人,應當在遺產價值總額的范圍內負責清償死者所欠的債務和稅款;而享有受遺贈權的人,一般也只能在清償死者所欠的債務和稅款以后,如有剩余才能受領遺贈的財產。所不同的是,在死者留有繼承遺產的情況下,則受遺贈人應當負有與繼承人同一的權利和義務,即由受遺贈人負責清償債務和稅款。
盡管繼承權和受遺贈權有著很多的相同點,但是受遺贈權與遺囑繼承權仍有其不同之處。這種不同之點是:
1.主體不同
這是繼承權和受遺贈權的根本區別所在。在我國,遺囑繼承權的主體僅限于法定繼承人,而受遺贈權的主體則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公民、國家、集體組織,簡言之,法定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生前所立的遺囑繼承遺產的權利,就是遺囑繼承權;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包括國家、集體組織)按照遺囑取得死者遺產的權利,就是受遺贈權。
2.表示接受、放棄的形式不同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至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視為接受繼承,而受遺贈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權的,應當在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作出,到期沒有作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個人簡介:蘇揚,男,漢族,中國籍,專職律師,現執業于重慶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證號:15001201610607946。2、執業范圍:民事案件代理、刑事辯護及民商事案件。(可在律所官網等平臺查詢)3、執業地區:重慶4、經典案例:1擔任千億資產國企法律顧問。2.出版個人專著新三板財稅問題解析(三大央級出版社),執業八年以來,蘇揚律師領銜的律師事務所團隊代理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訴訟案件。擔任轟動全國的12.14涉及槍支黑社會主要犯罪分子辯護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律師一直以來的執業理念是:只要我們決定受理這個案子,擺在事實面前的只有一個日程--打贏這場官司。我將全力以赴,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委托人解救出來,要把當事人的民事案件,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理。不要畏懼政府,行政訴訟要勇于跟政府斗爭,保證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辜負當事人的委托。辦理案件要將心比心。
男子23天內撥打應急電話113次,行拘5日!
2020-02-18單方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03-04怎樣交社會養老保險?
2020-03-06重傷二級從犯未滿18周歲能判緩嗎?
2020-03-12父母離婚孩子17歲可不可以獨自生活?
2020-03-18公司前臺工作人員的簽收是否意味著訴訟文書的送達呢?
2020-03-20股東會VS股東大會區別有哪些?
2020-03-25個人借貸糾紛如何處理
2020-03-27商標命名的基本原則
2020-03-30建筑工程質量鑒定包括哪些
2020-04-01申請工傷認定應提交的材料
2020-04-09離職后帶走企業的客戶違法嗎
2020-04-10醫療事故精神損害賠償的原則
2020-04-15遭遇家庭暴力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2020-04-18臨時工勞動合同的法律規定
2020-04-21農村房屋允許出租嗎
2020-04-23家庭債務糾紛處理方法是什么,法律上如何規定
2020-04-23征地補償計算方法是什么,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04-24企業在什么情況下會破產重整?
2020-04-27公司吸收合并流程有哪些
2020-04-28離婚對方不給支付撫養費怎么辦?
2020-04-28機動車事故全責理賠標準是多少
2020-04-29離婚損害賠償的法律條件是什么?
2020-04-30身份被盜用,注冊了公司怎么辦?
2020-05-01夫妻共有財產投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上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05-03爭奪子女撫養權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5-03子女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05-03夫妻訴訟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0-05-03夫妻訴訟離婚一般都需要哪些材料?
2020-05-05丈夫犯罪正在服刑多久可以自動離婚?
2020-05-05離婚協議不履行怎么辦?能申請強制執行嗎?
2020-05-05打贏官司后如何申請執行?
2020-05-06在朋友圈分享音樂算侵權嗎?
2020-05-06保險合同的生效和交保費有關嗎?
2020-05-08家庭暴力中的施暴者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05-09資本公積金的來歷
2020-06-16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和程序
2020-05-09解散事由有哪些
2020-05-10構成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