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否僅僅適用于買賣。
“買賣不破租賃”這一法律制度,不僅包括因買賣而引起的租賃物所有權變動,還包括因贈與、繼承、互易甚至合伙投資引起的所有權變動。此種廣義理解已為大多數人所認同。據此,“買賣不破租賃”精確地理解為“租賃物所有權變動不得對抗租賃物債權”更為準確些。但目前尚沒有明確法律條文給予明確。
2、是否適用于“動產”。
“租賃”,依合同法第212條規定,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這一條款并沒有對租賃物進一步設定限制,就是可包括不動產也可以是動產,從字面看無論是不動產還是動產都可以適用“租賃物所有權讓與不得對抗租賃物債權”原則。但是當我們將這個概念運用到229條的時候,不禁會發現,如果所有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的動產也適用第229條,將不利于財產的流通,有悖于現代民法的宗旨。因此《合同法》第229條中租賃物一詞,應限定于不動產,如房屋等更妥。但目前司法習慣是這樣做,但也沒有法律條文明確。
3、買賣不破租賃與抵押權競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6條第1款規定,抵押人將已抵押的財產出租的,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因此,以抵押財產出租的,不適用“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在這種情況下,抵押權優于租賃權,租賃關系因抵押權的實現而解除。
4、財產保全與租賃競合。
財產保全與租賃競合,指在同一標的上同時存在財產保全和租賃,二者在效力上發生沖突的情形。二者效力發生沖突時如何處理解決,盡管法律沒有明文規定應怎么處置,并且從“買賣不破租賃”的適用條件來看,買賣的行為也是發生于后,按理說應該也可以適用“買賣不破租賃”。但如果這樣執行,法院查封的威嚴則毫無是處,因此關鍵要看二者哪個成立在先。若租賃先于查封存在,則在債權人依法定程序取得被查封財產所有權后,原租賃契約當然地適用于債權人,對債權人具有法律拘束力,因為承租人在承租時并不能預見到將來租賃物會被查封。若租賃后于查封存在,則在債權人依法定程序取得被查封財產所有權后,原租賃契約并不適用于債權人,除非債權人同意。因為查封的目的是實現債權,承租人明知承租的房子有可能被變賣,卻仍然與出租人訂立租賃契約,由此帶來的風險只能由他自己承受。若承租人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租賃物已被查封的,則損失應當在承租人或出租人之間按照雙方過錯承擔相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租賃經營合同
2020-06-22水電工程協議
2020-06-23采購合同
2020-06-23演員演出合同
2020-06-23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3)
2020-06-24施工安全協議書(標準版)
2020-06-24名義股東協議書
2020-06-24培訓機構入股協議書1
2020-06-28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2020-06-29全員勞動合同書
2020-06-29電子電器產品購銷合同
2020-06-30托開發合同(1)
2020-06-30委托開發合同(3)
2020-06-30購銷合同(標準文本4)
2020-06-30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2)
2020-06-30中外貨物買賣合同 (CFR或CIF條款)
2020-07-01抵押協議書
2020-07-01合并公司設立契約書
2020-07-01建設工程項目合作框架協議
2020-07-01設備采購合同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