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條 【回避的決定及效力】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回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條文注釋
本條規定了回避的決定程序及其效力。
回避應該由法律規定的組織或人員依法進行審查,并且作出是否回避的決定。根據本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應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按照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這樣既有利于保證案件公正處理,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也是人民檢察院對偵查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具體體現。
根據偵查活動的特點和辦理刑事案件的需要,為了保證偵查活動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證據的滅失,法律規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4-31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3-30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建立香港回歸祖國紀念碑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中國2010年世博會《上海宣言》
2010-10-31國務院關于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違法所得認定辦法
2008-11-2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14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07-12-14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
2007-09-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
200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