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剛剛通過的《山東省義務教育條例》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和相應處分,但不得開除學生或者責令其轉學、退學。“不得在義務教育階段開除學生”,這一充滿人文關懷、旨在保護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規定,在現實中卻始終難以擺脫被民意質疑的尷尬境地。有關調查顯示,近七成的網友對此表示反對,認為“學校因此會減少對違規違紀學生的約束力”。
學校擁有開除學生的權力,似乎就多了一種管理手段,有利于維護學校的教育環境和學風,這也代表了學校以及絕大多數家長的利益。而禁止學校開除學生,只是一小部分“問題學生”家長的訴求。前者不僅在數量上構成了壓倒性優勢,而且在道德上也具有天然的心理優勢——— 成百上千個好學生需要好的學習環境,幾個“壞學生”的開除與否微不足道。
我們總是習慣以民意作為最重要的參考標準,以能不能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來評判一項法律規定和制度的優劣。但有時候,我們不能把“民意”絕對化。實際上,反對“禁止開除學生”,優先考慮多數人的利益,忽視少數人的利益,甚至是把多數人的優先利益建立在侵犯少數人的基本權利之上,無異于一種“多數人暴政”。《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政府有義務保證適齡少年兒童接受9年制義務教育。山東立法規定“禁止開除學生”,即是對法律的有力落實。
討論“立法禁止開除學生”,必須直面幾個現實問題。首先,社會越來越多元,青少年也越來越個性化和另類化,他們的行為方式與固有的教育管理制度發生沖突本屬正常。對此,學校要有寬容之心,反思自身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其次,對于違規違紀的學生,學校是否已窮盡了教育手段,一定要開除不可?事實上,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由于過度追求“升學率”,開除違規違紀學生已異化成逃避教育責任、規避教育風險的一種懶政。
開除學生固然給學校帶來一時管理便利,卻加大了社會管理的成本和風險。有關數據顯示,失學少年兒童的犯罪率要遠遠高于同齡人。就此而言,“立法禁止開除學生”意義深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7修正)
2009-08-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1-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
2009-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83)
1983-09-02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已修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
2002-04-28臺灣省出席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修訂)
2004-04-06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