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現在絕大多數領導干部犯了錯被問責以后,其復出往往變成了“伏出”——悄悄的去悄悄的來,在公眾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
不過,今后云南省被問責干部的復出將不再是“伏出”,因為近日印發的《云南省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辦法(試行)》,不僅有被問責的具體內容,也給改正錯誤劃出了具體時限,同時將被問責干部的復出納入了組織程序,要按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還要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意見。按相關領導干部任用選拔規定,擬任干部還應納入任用公示管理范疇,一同接受公眾的監督。
目前,除廣東省有類似的問責辦法外,云南算是走在全國前面。
復出程序
“若平職復出,須按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外,還應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意見。按組織程序,一般應執行黨政領導干部有關選拔任用的相關規定,實行任前公示,公開透明接受社會監督。”
——省問責辦
今年5月21日,廣東省宣布全面實施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細化了問責情形,問責范圍擴大到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干部。實施辦法規定,經過審批,被問責官員一年后方可官復原職。
云南省問責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懲戒不是問責官員的全部,問責制度的著力點,主要放在監督權力運行、監督行政行為,及時糾正偏差。“問責絕不能‘舍本求末’,對被問責官員全部否定,問責‘劍指’領導干部不能正確履行職責,也就是要讓領導干部權、責更加統一,在其位謀其事,能干事者上、平庸者讓。”
《云南省黨政領導干部問責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問責的黨政領導干部,可根據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貫表現、特長,按干部管理權限重新明確職務,酌情安排適當崗位或相應工作任務。受到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問責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后如果重新擔任與原任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除了應按干部管理權限履行審批手續外,還應征求上一級黨委組織部門意見。此外,“辦法”對停職檢查問責也作出了后續規定,明確在停職檢查期結束后,問責決定機關可根據被問責領導干部認識情況和具體表現,作出重新擔任其原任職務或調整工作崗位的決定。
此外,“辦法”還嚴格明確了受問責領導干部的任職受影響期:受到調整工作崗位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內不得提拔。受到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問責的黨政領導干部,一年內不得重新擔任與其原職務相當的領導職務,兩年內不得提拔。
辦法亮點
1、新增三種問責情形
據介紹,“辦法”在強調和補充領導干部受到問責后的任職影響期、重新任職條件、問責決定材料歸檔等內容外,還在原有的10種問責情形中新增加了以下幾項問責情形:在應問責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情形中,新增“違反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有關‘八個禁止’、‘五十二條不準’規定行為的”;“違反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規定,導致用人失察、失誤,造成惡劣影響”;“違反因公(私)出國(境)管理規定,造成不良影響的”3種問責情形。
2、問責決定社會公開
為重點體現問責的可操作性,“辦法”把問責程序中的問責調查、問責決定的作出、問責決定的執行、問責的申訴等方面作了明確細化,更體現問責的嚴格、嚴肅。并明確指出:問責決定一般應向社會公開。
3、紀檢部門參與調查
在問責程序上,新增加了要由紀檢監察機關調查核實這一環節的內容,即除了黨委、政府和機關部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提出的意見建議外,在處理重大事故事件,查辦案件,審計,工作目標考核中的意見建議也將由紀檢監察機關進行調查核實。#p#分頁標題#e#
另外,“辦法”還做出了問責對象和適用對象的延伸規定,指出對全省各級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其所屬機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領導實行問責,可參照此辦法執行。并且,擴大了問責調查的實施范圍,把組織人事部門對干部的監督列入了問責調查的主體之一,提出在干部監督中發現的黨政領導干部應問責的線索,組織人事部門可按權限和程序,調查核實。
4、被問官員申訴有路
對問責的申訴這一程序作出補充細化,讓受問責官員有了申訴渠道,辦法規定,對被問責調查的領導干部的合理意見,應采納,且不得因被調查人申辯和陳述而從重或加重問責。并規定了從輕問責的情節,包括主動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損失或挽回影響;積極配合問責調查,并主動承擔責任等。
同時,被問責的黨政領導干部對問責決定不服,可在15日內提出書面申訴,問責決定機關應在30日內作出申訴處理決定。對問責事實不清楚、證據不確鑿的,要撤銷原問責決定,并在一定范圍內澄清事實、恢復名譽。
5、明確責任一追到底
在過去,“追究責任”只是個籠統的概念,時間一長,也有可能會變成無責任可追究。新的“辦法”對“追究責任”作出了明確劃分。領導干部在其職責范圍內,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職責,對造成的損失或后果起決定性作用的,承擔直接責任。對直接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對造成損失或后果負直接領導責任的,承擔主要領導責任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3修正)
2013-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5年修正)
1992-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2013-08-30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3-03-1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2009年)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河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