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7日從三亞市政府獲悉,三亞市生態補償出新規,農民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將獲得政府財政補貼。
據介紹,重點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水源林區生態區位重要,承擔著水源涵養、調節氣候等諸多森林生態效益功能。然而,這些地區可供農民耕作的土地較少,生態保護與開墾耕作的矛盾較為突出,農民收入較低,生活比較艱辛。以三亞市林區最為集中的育才鎮為例,這個鎮林地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70%,2010年這個鎮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308元,僅為三亞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88%。
三亞市政府負責人說,長期以來,這些地區的農民為保護三亞生態環境做出了犧牲,政府要加大對生態涵養地區農民的轉移支付,讓他們享受城鎮化帶來的好處。2011年,三亞財政安排211萬元,在育才鎮抱安村試行對保護生態的村民給予財政補貼,受到農民歡迎。
為實現城鄉之間的統籌發展,做到生態保護與農民增收的統一,三亞結合育才鎮抱安村的試點經驗,決定在三亞市推廣“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增加農民收入。日前,《三亞市生態效益補償財政補貼暫行辦法》出臺。辦法規定,居住在三亞市重點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水源涵養保護區域內及集體土地較少、生態區位重要且積極參與履行好保護森林生態資源的本村成年村民,可獲得補貼。
據介紹,每畝林地補貼金額由三亞市林業局根據生態補償補貼區域村民生活成本及生態效益綜合核定,今年每畝林地補貼金額暫定為240元。各村每人補貼金額的平均數不低于城鎮最低生活補助標準。
據了解,經初步測算,按每畝每年補貼240元計算,三亞每年需要安排生態效益補貼資金3944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修正)
201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2007年修訂)
200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1993)
1993-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地區反恐怖機構的協定》的決定
2002-12-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2002-10-28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一(1999年)
1999-12-25浙江省行政規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