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效,是指法律規定的某種事實狀態經過法定時間而產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則是指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自己的權利
,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
目前,我國共有三部法律、法規對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作了規定。一是《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二是1995年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第85條規定:“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從以上法律、法規的頒布時間順序來看,《條例》最早,《勞動法》其次,《意見》最后。從法律的效力來看,《勞動法》具有最高權威,其次是《條例》,最后才是《意見》。根據仲裁實踐中反映的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數勞動爭議仲裁機構都是以《意見》第85條解釋后的《勞動法》第82條計算仲裁時效的起點。在各地勞動爭議仲裁的案例中,普遍認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應為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天。
我國的勞動爭議實施的是“一裁兩審”制,即勞動爭議仲裁是訴訟前的強制仲裁程序,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對于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那么,如果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在仲裁階段,因仲裁申請已超過了60天而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不予受理時,是否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根據《勞動法》第82條之規定,以當事人的仲裁申請超過六十日期限為由,做出不予受理的書面裁決、決定和通知,當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但是,“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又無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實踐中勞動爭議仲裁時效存在的難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私了程序
2021-02-03數罪并罰對減刑有什么影響
2020-12-14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當事人能否約定保證責任的范圍
2020-11-22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沒有結婚算騙婚嗎
2021-01-28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高鐵拆遷房屋和其他公益拆遷有區別嗎,有沒有補償標準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