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解除合同申請仲裁有效期多久
單位解除合同產生爭議的,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間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用人單位違反的規定解除或者,依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2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勞動法》第47條規定了終止勞動合同的補償具體標準:
1、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3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
3、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單位解除合同產生爭議的,申請勞動仲裁的期限為一年,仲裁時間從知道權利被侵犯時開始計算。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工合同糾紛找什么部門投訴
2021-01-05銀行查資金流動算侵犯隱私嗎
2021-03-09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銀行卡被騙要怎么報案
2021-01-23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怎樣判斷保險合同成立
2021-01-23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公房交了土地出讓金還是公房嗎
2020-12-04拆遷補償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內容
2021-01-03一書四方案是誰制定的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