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預備的特征
一、客觀特征
(1)行為人已經(jīng)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即為犯罪的實行和完成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頭、文字或其他方式對犯罪意圖的單純表露。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犯罪預備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我國刑法規(guī)定原則上要作為犯罪處理;而犯意表示,還不是行為,無論是從行為人的主觀意圖還是客觀表現(xiàn)上看,都不是在為犯罪實施創(chuàng)造條件,不具有社會危害性,對犯意表示不能處罰。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兩種類似于犯意表示的行為不能認定為犯意表示而應以犯罪論處:一是某些具體犯罪的構成中所包含的口頭或書面語言形式的實行行為。如侮辱罪、誹謗罪、煽動分裂國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語行為,作為強奸罪、搶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為的威脅性語言。這些特定的語言在特定的犯罪構成中屬于犯罪的實行行為,具備這些語言不但構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預備,而是已經(jīng)實行犯罪的其他犯罪形態(tài)。二是單個人犯罪中制定犯罪計劃的書面語言,以及共同犯罪中勾結共同犯罪人、交流犯罪思想、商議犯罪計劃的口頭語言或者書面語言。這些語言都已經(jīng)超出犯意表示的范疇,而是在為實施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足以構成犯罪的,應當以犯罪論處。
(2)行為人尚未著手犯罪的實行行為,即犯罪活動在具體犯罪實行行為著手前停止下來。以上兩個特征說明了犯罪預備形態(tài)可能發(fā)生的時空范圍,即開始實施犯罪的預備行為起直至犯罪實行行為著手之前。
二、主觀特征
(1)行為人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和目的,是為了順利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可見,預備犯的主觀方面既有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有具有進而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意圖。但是后者尚未實際展開而只是在犯罪預備活動中間接地得到反映;而前者,即為了順利地著手實施和完成犯罪而進行犯罪預備活動的意圖與目的,才是預備犯主觀方面主要的內(nèi)容和特征所在。犯罪預備行為的發(fā)動、進行與完成,都是受此種目的的支配的。
(2)犯罪在實行行為尚未著手時停止下來,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即是被迫而非自愿在著手實行行為前停止犯罪。這是犯罪預備與犯罪預備階段中止的關鍵區(qū)別所在。所謂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礙行為人著手實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如果該因素不足以阻礙行為人繼續(xù)著手實行犯罪的,行為人也認識到這一點的(排除行為人存在認識錯誤而構成犯罪預備的情形),應認定為犯罪預備階段中止。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年好友往寶馬發(fā)動機倒白糖,發(fā)動機報廢,構成侵權嗎
2021-02-24賄選能否行政處罰
2021-01-04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父母離異后誰是監(jiān)護人
2020-11-20很少盡贍養(yǎng)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企業(yè)單方面解約應如何賠償
2020-11-23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人壽保險理賠手續(xù)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司機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保險公司是否應理賠?
2020-11-19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jīng)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guī)定
2021-01-25企業(yè)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土地流轉時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享有優(yōu)先權是指什么意思
2020-12-23拆遷已婚的女兒還有賠償嗎
2021-02-28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yè)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