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是否可以單方面放棄繼承權?
看情況。
夫妻一方在放棄時間和方式均無瑕疵的基礎上,對于繼承權享有自由處分權,放棄繼承不應當受到配偶一方的限制,但如果放棄繼承會導致繼承人無法履行法定義務的,則放棄無效。當然,現實中也會存在配偶一方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就是為了達到減少夫妻共同財產的目的,這時就需要看各方的舉證是否有力,再由法官作出具體判決了。
首先,從法律上來說,放棄繼承的效力主要是從放棄的時間、方式、后果等方面來考慮。具體來說,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處理前作出明確的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繼承法意見》),對于放棄無效的事由作出了明確規定,即《繼承法意見》第46條,“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物權法》、《婚姻法》以及《繼承法》中關于繼承的問題并非同義。在《婚姻法》中,“因繼承取得的財產”,是指實際取得的遺產份額。而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繼承人還并未實際享有繼承可以得到的財產,而僅是享有了繼承權。此時,《繼承法》賦予了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權利,是否放棄繼承完全取決于繼承人自身。只有在遺產分割后,繼承人實際取得了遺產時,該部分遺產才能轉化為繼承人的財產,從而納入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至于《物權法》上關于繼承開始后,物權即發生變動的規定,實際上是為了減少物權的不確定性,減少財產歸屬不明的狀況而作出的,并且《物權法》也對該條作出了限制性規定,如未經登記不得處分等。鑒于不同法律之間調整的法律關系、立法目的等差異,不能用該條規定來否認繼承法上關于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的規定。
繼承權屬于財產權與身份權結合的權利,是一種特殊的財產權。法律之所以將繼承財產的權利賦予特定身份的人,是旨在保障與死者有特定關系的人的利益。《繼承法》規定了放棄繼承也是基于此,是為了給繼承人以更充分的自由選擇權。現實中繼承權的行使,除了財產上的考量,更多時候還摻雜著情感的因素。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需要放棄繼承權,請來律霸網上找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選擇管轄的適用情形
2021-03-19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收集婚外情離婚賠償證據的方式
2021-02-28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失蹤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1-01-16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沒有滿實習期上高速有什么處罰
2020-12-19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合同中止期間發生效力嗎
2021-03-17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