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公眾存款。所謂存款是指存款人將資金存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向存款人支付利息的一種經濟活動。所謂公眾存款是指存款人是不特定的群體,如果存款人只是少數個人或者是特定的,不能認為是公眾存款。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是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依本條第2款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這里的單位,既可以是可以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商業銀行等銀行金融機構,也可以是不能經營吸收公眾存款業務的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還可以是其他非金融機構。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必須是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會造成擾亂金融秩序的危害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過失不構成本罪。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區分本罪與非罪的界限,主要應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1)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大小。如果吸收公眾存款數額較小的,屬“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依本法第13條之規定,不構成犯罪。
(2)是否出于故意。如果不是出于故意實施的,不構成犯罪。
(3)是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如果未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不構成犯罪。如行為人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幅度內提高利率吸收公眾存款的,不能認為構成犯罪。
2、本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的區別是:
(1)侵犯的客體和犯罪對象不同。前者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制度,犯罪對象是公眾存款;后者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產所有權,犯罪對象可以是任何財物。
(2)客觀方面不同。前者包括用欺騙方法吸收公眾存款,還包括利用強迫、利誘等其他方法吸收公眾存款;后者只表現為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欺騙方法獲得財物。
(3)主觀方面不同。前者無非法占有目的;后者必須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4)主體要件不同。前者既可以由自然人,也可以由單位構成;后者只能由自然人構成。
3、本罪和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的區別
由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罪兩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有的擅自設立金融機構者同時又非法吸收了存款,而非法吸收存款又是擅自設立的金融機構所為;有的先擅自設立金融機構,而后又非法吸收了公眾的存款,或者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的目的就是為了非法吸收公眾的存款,所以,司法機關在辦理具體案件時,應當注意將這兩種不同的犯罪區別開來。
非法設立金融機構罪和非法吸收存款罪的犯罪構成不同,應注意區分這兩種犯罪的區別,對于構成數罪的,應當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
上述內容就是小編針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犯罪構成問題給大家帶來的解答。構成要件是每個刑事犯罪都會有的內容,但各個犯罪在構成要件上的內容卻不盡相同,這就讓我們能夠在實踐中區分類似的犯罪。如果您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方面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小編建議您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將從您的切身利益出發,并根據您的具體情況作出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著作權補正多長時間內有效
2021-02-28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人壽保險理賠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保險最大誠信原則”在保險理賠中的適用
2021-02-12“雙保險”不等于“雙賠付”
2021-03-25山頭租給他人開采石頭合法嗎
2021-02-13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土地出讓金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09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