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導致的激烈競爭,必然使各類市場主體為長期取得競爭優勢而對自己掌握的某種特定的技術及經營信息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因此,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為生存競爭的必然結果,保護商業秘密不受侵犯已成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法律義務。
[案件回放]
趙-強是錦州市一生產汽車設備公司的車間主任,掌握該公司的技術信息。
2003年5月,趙-強與這家公司簽訂了保密合同,負有保守企業秘密的義務。后因對該公司為其工作安排、福利待遇不滿,產生“跳槽”之念,多次與該公司的客戶上海某公司聯系,雙方商定利用**公司的技術為**公司生產器材,并由**公司為其提供報酬。2004年三四月間,趙-強安排他人為**公司安裝有關生產設備,還親自到**公司進行現場指導。
2005年7月,錦州某公司對趙-強提起涉及商業秘密的訴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五條之規定,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趙-強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目前,一審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律師說法]
作為公司一方的代理律師**古塔律師事務所邢律師接受采訪時說:1997年刑法典專門設立了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為保障商業秘密的有償轉讓和合理競爭,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
本案被告人趙-強為錦州某公司職工,明知公司的生產技術不為公眾所悉、能為公司帶來經濟利益,應采取保密措施,卻故意違反權利人有關保護商業秘密的要求,向其他公司披露、使用其所掌握的生產技術,給該公司造成的業務影響是長期的,損失數額無法估量;同時,由于趙-強的行為,公司為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而支出了大量保密費及技術鑒定費、審計咨詢費等,高達19萬余元。尤其是趙-強在與單位簽訂保密合同后,仍然故意侵犯單位商業秘密,主觀惡性較深,其行為均已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所以,邢律師提醒廣大企業,一定要注意經營和技術方面的自我保護,與職工簽訂保密合同,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解讀]
目前我國對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侵權行為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民法通則》、《反不正當競爭法》和《刑法》。二是《合同法》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主要是《技術合同法》和《勞動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保險代理公司管理規定制度有什么
2021-01-02不足額保險
2020-12-14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因修高鐵拆遷,安全距離應該是多少
2021-03-15拆遷房屋八年沒安置怎么維權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