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罪立案標準
侵犯商業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2.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追究。所謂商業秘密,刑法第219條作了立法解釋,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技術信息,是指技術配方、技術訣竅、技術流程等信息。經營信息,是指有關經營的重大決策,以及與往來客戶的情況等信息。所謂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這里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指行為人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的直接財產損毀、減少的實際的價值,不包括間接經濟損失。
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致使權利人破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應當立案追究。這里“致使權利人破產”,是指由于行為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導致享有商業秘密所有權、使用權的公司、企業破產的情形。所謂破產,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的有關規定,由于公司、企業資不抵債等原因申請宣告破產或者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等情形。至于“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具體標準和情形,有待司法實踐進一步總結。實踐中,要根據具體案件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侵犯商業秘密罪立案標準相關閱讀
1、專題:侵犯商業秘密罪
2、侵犯商業秘密罪量刑標準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闡述涉外離婚程序審理的法律流程
2020-12-24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農民工工傷賠償糾紛
2021-02-27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新車自燃廠家賠嗎
2021-02-1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