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股東優先購買權
公司法賦予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為一種法定權利。從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而言,賦予股東有限購買權十分必要,但是公司法對優先購買權行使的方式和程序均缺乏規定,使得在現實司法實踐中保護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又缺乏對股東濫用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制,造成對轉讓股東的侵害和公司存續運作的妨礙。因此,既要合理的保護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又要對股東濫用優先購買權予以適當的規制是公司法發展完善時所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面我們就司法實踐中幾種特殊的股權變更情況下的股東優先購買權運作一下簡單的探討。
二、優先購買權有哪幾種類型
(一)、因繼承產生的股權變更情況下的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問題。
首先,根據繼承法而言,繼承權是一種法定權利,非依法定依據不得剝奪,雖然繼承將發生股東權部分權利的轉移,但是這種轉移主要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產生的。并且,這種權利的變更與公司法中協議轉讓股權并不一致。因此,基于這種權利的法定性,在發生繼承的情況下不發生其他股東排除繼承人的繼承權而主張優先購買權的問題。
其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只能繼承被繼承人的遺產,根據該法的規定,遺產僅指被繼承人的私人財產,而與身份相關的人身權和社員權等權利不在繼承的范圍內。這樣當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因死亡產生繼承的問題時,其依據繼承法的規定只能繼承股東權中的相應的財產權益,而與身份相關的表決權、決策權等股東權自然不在繼承人的繼承序列,其并不必然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按照公司法設定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精神,任何人成為公司的股東均是股東之間合議和已有股東之間通過法定程序形成的決議的結果。因此,繼承人成為公司的股東要經過原有股東的法定決議。如果,原有股東經決議不認可繼承人為公司的股東,那么繼承人在僅享有股權的財產性權益,而缺乏對股權的安全和受益起至關重要作用的表決權等權益的情況下,轉讓股權將成為一種通常的做法。但是,這種轉讓行為是基于公司原有股東對繼承人新股東身份的否定產生的。本來,在不考慮有限公司的人合性的情況下,任何人對公司財產的享有都會產生股東身份。因此,可以說繼承人不得不轉讓股權的行為已經對原有股東做了讓步。從權利的公平性出發,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人轉讓股權的行為應當排除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的限制,以利于繼承人在無法成為股東的情況下迅速實現自己的財產性權益。
(二)、因析產產生的股權變更情況下的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問題。
首先,析產是基于共同共有產生的。在析產的情況下,原有股東與其他共有人對股權進行析產分割不會產生股權變更的問題。因為,股權為原有股東和其他共有人共有,在沒有分割的情款下,原有股東是顯名的,而其他共有人是隱名的。但就本質而言,其他共有人自始便是公司的股東。通過析產,將其顯現出來成為“名副其實”的股東。這種股東從幕后走到臺前的行為不是股權的變更行為,因此,不發生原有其他股東主張優先購買權的問題。
其次,其他共有人析得財產后,成為股東,其轉讓股權行為與其他股東沒有任何區別,自然可以行使優先購買權。
(三)、強制執行有限責任公司股權情況下的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54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被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人民法院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征得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后,予以拍賣、變賣或以其他方式轉讓。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不影響執行。第55條規定,對被執行人在中外合資、合作經營企業中的投資權益或股權,在征得合資或合作他方的同意和對外經濟貿易主管機關的批準后,可以對凍結的投資權益或股權予以轉讓。如果被執行人除在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中的股權以外別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其他股東又不同意轉讓的,可以直接強制轉讓被執行人的股權,但應當保護合資他方的優先購買權。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強制執行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也應當保護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但是無論公司法本身還是司法解釋都沒有規定強制執行有限責任公司股權的可操作性的具體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審理公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征求意見稿)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應當向公司和其他股東告知擬受讓人和擬轉讓價格條件。公司應當召開股東會征求其他股東的同意。公司未及時召開股東會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書面形式分別征求其他股東的同意,請求其在確定的期限內答復。逾期未答復者視為同意。有限責任公司半數以上其他股東不同意向非股東轉讓股權,但公司在股東會議結束之日或者請求答復期限屆滿之日起15日內未指定受讓股權,或者被指定受讓的股東在公司指定30日內不與擬轉讓股權的股東簽訂協議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比照上述規定,我們認為人民法院在執行階段也應當首先履行通知義務。而且該方式應當明確為書面形式,且應當送達至每一個股東,在書面通知中人民法院應當將經評估后的拍賣底價告知股東,詢問其是否同意按此價格進行購買,并征詢是否同意對外拍賣。當然,法律或者司法解釋應當規定,強制執行中的通知義務應當由執行法院履行。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結合上述司法解釋意見稿,我們可以規定公司股東在接到書面通知后規定的時間內不作出答復或者同意對外轉讓的,均視為同意轉讓。公司股東不同轉讓又不按評估后的保留價購買的,法院有權對外拍賣。公司法的規定,“經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先購買權”我們認為此處的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指明確同意轉讓或逾期不予答復的,而不應當包括“不同意轉讓又不同意購買視為同意轉讓”的情形,公司股東不同意轉讓又不同意購買的情況下,應當認為該股東不具有優先購買權。因此,經法院通知同意法院對外拍賣的公司股東,享有優先購買權。但是目前法律的空白是,在拍賣的情況下,如何保護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我們認為在拍賣時應當單獨對股東發送拍賣通知,而不限于籠統的拍賣公告。如果股東不參加競賣,則視為該股東已經放棄有限購買權。如果股東參加競賣,在出現最高競價時,其可以以最高競價主張優先購買權。
(四)、有限責任公司轉讓國有股權情況下的股東優先購買權的保護。
《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機構中公開進行,不受地區、行業、出資或者隸屬關系的限制。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企業國有產權轉讓可以采取拍賣、招投標、協議轉讓以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根據上述規定,國有股權的轉讓應當上市交易。這樣,在產權交易市場中公開轉讓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股權如何救濟股東優先購買權呢?我們認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優先購買權是公司法賦予的法定權利,從法律效力和立法層次上講,《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的國有產權的上市交易不能對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熟視無睹。但是,在現實的司法實踐中,企業國有產權上市交易已經成為大的趨勢,即使是有限責任公司也不能例外。因此,法律就必須作出規定,協調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上市交易與股東有限購買權的保護問題?;诂F有的公司法的規定,我們認為,保護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優先購買權應當優先。具體思路設計如下:
有限責任公司在擬轉讓國有股權的時候,擬轉讓的股東應當首先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在通知中應當寫明將經評估且確認的國有股權的價值作為擬轉讓的價格,征詢其他股東是否同意在規定的期限內按此價格購買。如果股東同意購買,則該股權不應再上市交易。如果不同意上市交易又不購買的則視為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如果其明確同意上市交易的,則應在上市交易時專門通知該股東,使得其可以以競賣人的身份參加競賣并且再出現最高應價后主張優先購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婚姻關系效力包括結婚時間嗎
2021-03-23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受讓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26是否可以直接處分質押物
2020-12-03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交通事故賠償有哪些費用
2020-11-17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承包的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