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貨幣和變造貨幣有什么區別
變造貨幣罪:是指對真貨幣進行加工,致使貨幣面值增大或數量增多,數額較大的行為(總面額2000元以上)。
偽造貨幣是仿照真貨幣制作的假貨幣;變造貨幣是對真貨幣進行加工形成的貨幣。
如果對真貨幣加工的程度導致其與真貨幣喪失同一性,則認定為偽造貨幣。變造貨幣罪最高刑為10年以下,而偽造貨幣罪最高刑為死刑,因此正確區分兩罪十分重要。
區別點為:
(一)“變造”,是在原貨幣基礎上加工處理使其虛假增值,“偽造”則系無中生有,將非貨幣物質加工為貨幣。
(二)變造后的貨幣,有原幣成份;偽造的則沒有,或完全改變形態,如將真實金屬幣融化鑄為面值更大的貨幣;
(三)變造假幣一般要投入原幣成本,數量也不很大,而偽造則可以大量進行,危害更大,因此處刑不同。
偽造貨幣罪與變造貨幣罪雖然都是針對貨幣實施的犯罪行為,但是二者的構成條件、社會危害性以及處罰都有明顯區別。
1.偽造貨幣罪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有犯罪的故意,即明知而為;
(2)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偽造貨幣”,是指仿照人民幣或者外幣的圖案、色彩、形狀等,使用印刷、復印、描繪、拓印等各種制作方法,將非貨幣的物質非法制造為假貨幣,冒充貨幣的行為。本條所說的“貨幣”,包括人民幣和外幣。外幣是指境外正在流通使用的貨幣,既包括港、澳、臺地區的貨幣,還包括可在中國兌換的外國貨幣,如美元、英鎊、馬克等,以及在中國尚不可以兌換的外國貨幣,如盧布等。根據刑法的規定,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偽造貨幣的行為就構成犯罪,至于行為人是出于何種目的,使用何種方法,并不影響本罪的構成。
2.變造貨幣罪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犯罪故意,即具有變造貨幣非法牟利的目的。如果行為人不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對貨幣進行剪貼、涂改,不構成犯罪。
(2)行為人必須具有變造貨幣的行為。偽造貨幣則是將非貨幣的一些物質經過加工后偽造成為貨幣,偽造的貨幣則不具有貨幣的成分。這是偽貨幣與變造貨幣最大的不同。
(3)行為人變造貨幣必須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犯罪,這是區分罪與非罪的重要界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錄制視頻添加了背景音樂算侵權嗎
2021-02-22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變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需要帶什么資料
2021-02-11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房產抵押擔保未經登記如何認定
2021-03-17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最新承包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3-10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