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溫州龍灣區的張老板經營者一家皮革公司,10月26日,他與客戶談好業務款項后,等待對方發來銀行賬號,準備匯款過去。掛完電話沒過幾秒,張老板的手機里就收到一條陌生短信,上面寫著一個銀行卡賬號和持卡人姓名。張老板以為這是客戶發來的匯款賬號,便直接把短信轉發給公司財務,財務通過網銀轉賬,給對方匯過去959343.7元。第二天,客戶聯系張老板,說自己未曾收到匯款,張老板這次發現貨款打錯了賬戶,來不及跟客戶解釋,他立即向警方報警。警方偵查發現,銀行賬戶是在湖南岳陽開的個人賬戶,持卡人是河南籍女子吳某,而短信的手機歸屬地在山東濟南,經偵查,警方最終抓獲了涉案的嫌疑人吳某。11月13日,警方追回凍結在賬戶里的近百萬元巨款。被警方抓獲后,吳某交代,自己通過發送詐騙短信騙錢,平時自己卡里能收到的,一般都是幾百或者幾千塊的小錢,從未見過這么一筆近百萬的巨款。看到銀行卡里轉過來的巨款,自己也是嚇了一跳,一分都不敢取。(來源:律霸網)
法律解讀: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八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本案中,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向張老板發送短信,上面寫著其銀行卡賬號和持卡人姓名,使張老板陷入錯誤認識,將業務款項打進吳某的賬號中,此時,吳某本應向張老板說明實情并把錢財還給張老板,而其卻隱瞞真相,騙取財物959343.7元,已達到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因此,吳某構成詐騙罪。雖然吳某未取一分錢,但959343.7元已打進吳某的賬戶,屬于犯罪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專利執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治安處罰從重情節有哪些
2021-02-07房屋拆遷產權確認是行政訴訟嗎
2020-11-30虛假勞務派遣如何認定
2021-03-04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同行業財務崗位有競業限制嗎
2020-12-29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