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資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是如何認定的
我國刑法第192條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是集資詐騙罪。由于集資詐騙的特殊性,本罪的非法占有目的在實踐中很難認定。要準確認定行為人有無非法占有目的,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結合本罪的特殊性進行分析。
集資詐騙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外在客觀表現
集資詐騙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是主觀的、內在的,無法直接認定,我們只能根據行為人的外在客觀表現來認定。但是,大部分集資詐騙案件的行為人的詐騙行為看起來并不典型。他們雖然在集資時有虛假宣傳行為,但是集到資后并不馬上逃跑,很多人甚至還將部分資金用于真正的生產、經營。而集資人在被查獲后,絕大多數都會否認自己的非法占有目的。
針對這一難題,很多學者建議在本罪的認定中采用司法推定。[4]很多無法直接證明的事項,由于根據生活常識,有A通常就會有B,因此根據A的存在推定B的存在。但是,由于這是根據生活常識確定的,并不具有必然性,因此應該允許反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采用了司法推定的方法。司法解釋規定:
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一)集資后不用于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于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
(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
(四)將集資款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
(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
(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
(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
(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顯然,司法解釋認為行為人的這些行為都證明了其具有“排除財物的所有人(包括非法所有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而取得事實上的支配權的意思”。我們認為這些規定是比較恰當的。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欺騙方法和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之間并無必然聯系。例如,王某謊稱自己要開工廠生產某專利產品而向多人集資,但他實際上是想用這筆錢去炒股。只要他真的將這筆錢用于炒股,并有歸還集資款和利息的行為,則不能認定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對于在集資過程中才產生犯意的集資詐騙行為,可以考慮分段認定。對于行為人開始確實沒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集資行為,認定為非法集資。對于行為人在明知自己沒有償債能力的情況下,仍然虛構事實非法集資的,則認定為集資詐騙罪。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用期工齡如何算
2021-01-09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什么是級別管轄權
2021-03-15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學生在學校發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依照“城市”還是“農村”
2020-12-14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1-01-19土地補償款分配方案確定后死亡,可以分配嗎
2020-12-14在征地拆遷中需要準備哪些關鍵證據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