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貨幣罪認定
認定偽造貨幣罪,首先要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分析:
1、客體要件。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對貨幣的管理制度,具體指破壞貨幣的公共信用和侵害貨幣的發行權。本罪的對象是貨幣,包括流通中的人民幣和外幣。
2、客觀要件。表現為違反國家貨幣管理法規,偽造貨幣的行為。所謂偽造貨幣,是指沒有貨幣發行權的人,仿照真貨幣的面額、圖案、色彩、質地、式樣、規格等特征制造假幣,以假充真。
偽造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手描、拓印、機器印制、影印、復印以及高科技印制手段。
3、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構成,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4、主觀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構成。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偽造貨幣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偽造貨幣構成犯罪的數額標準問題。
刑法雖未規定數額,但仍需遵循《刑法》第十三條“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的“但書”規定。根據司法解釋,偽造貨幣的總面額在2000元以上不滿3000元或者幣量在200張(枚)以上不足3000張(枚)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運輸的、偽造貨幣并持有或者使用的定罪處罰問題。
按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三款的規定,行為人偽造貨幣并出售或者偽造貨幣并運輸的,不能認定為數罪并進行并罰處理,而應按一個偽造貨幣罪定罪從重處罰。
對于本人偽造貨幣后而持有,其持有行為不單獨成立犯罪,而是包含在偽造貨幣行為之中,自應以一個偽造貨幣罪定罪處罰。
對于本人偽造貨幣后而使用的,符合行為人為牟利而偽造貨幣的同一個犯意,其使用自己偽造的貨幣應按照一個偽造貨幣罪處罰。
持有、使用偽造的貨幣單獨成立犯罪必須是沒有證據證明是自己偽造的貨幣,即明知是他人偽造的貨幣而有意識占有的狀態或者使用的行為。
3、行為人既偽造貨幣,又持有、使用、出售、運輸他人偽造的貨幣,則按照偽造貨幣罪及有關犯罪數罪并罰。
行為人只要出于故意偽造貨幣的,一般就可以認為構成偽造貨幣罪。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您困惑的時候給到您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銷售處方藥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09房屋拆遷補償流程
2021-01-26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勞動仲裁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犯罪嗎
2021-02-09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重組家庭繼子女有沒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25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6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保險公司審核傷殘鑒定要多久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