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抗辯,是指義務人或者被要求履行義務的人,提出相應的事實或理由,否定權利人或主張權利人所提出的請求。在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中,例如在民事債權債務關系中,都有可能存在抗辯,通常稱之為一般抗辯:有權提出抗辯的權利,稱為抗辯權。票據關系是一種特殊的債券債務關系,因而基于一般抗辯,也形成了特殊的票據抗辯制度。我國《票據法》第13條第3款規定,“本法所稱抗辯,是指票據債務人根據本法規定對票據債權人拒絕履行義務的行為”。在一般法律上,通常對于抗辯權,并無特別的限制,承認所有的民事權利主體均享有平等的抗辯權。
票據抗辯是指票據債務人對于票據債權人提出的請求,依法予以拒絕的行為,是票據法賦予票據債務人的一種防御方法,是票據債務人用以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
由此可見,票據抗辯包含如下內涵:首先,票據抗辯是票據債務人所為的行為,它不僅包括票據的主債務人(付款人),也包括所有在票據上簽章的次債務人。抗辯是對抗權利人的履行請求并說明理由。就票據關系而言,票據權利人可以向票據債務人負的票據債務,正常情況下應當履行債務。但是,當票據本身不具備合法形式。或者發現持票人為不法取得票據時,仍要債務人履行票據上記載的債務,就會損害正當權利人的利益,也將使債務人處于不利的地位。其結果,必然使不法者受有利益,守法者反遭損害。為維護票據流通之安全,為達到法律公平正義之目的,我國《票據法》賦予票據債務人抗辯權,規定抗辯事由,允許票據債務人遇有法定抗辯事由時,可以提出理由對抗持票人,不履行票據上記載的債務。其次,票據債務人應根據票據法的規定,提出一定合法事由進行抗辯。票據抗辯的結果是債務人有權不履行票據債務,而票據又要求債務人無條件履行債務。如此來說二者存在沖突應該由法律進行協調。協調的辦法就是限制雙方的權利。協調的原則是法律倡導的公平、正義以及效益的原則。該法規只有在法定事由發生時,票據債務人方得行使抗辯權。否則,債務人濫用抗辯權,就要承擔法律責任。在法定事由范圍內,債務人行使抗辯權,這便是法律對票據權利人請求權的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出租后,房東能否隨意帶人看房
2021-01-30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二維碼有專利嗎
2020-12-14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人壽保險的類型具體有哪些
2020-12-25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保險法一般是調整哪兩方面的關系
2020-12-07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怎樣選擇保險代理人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