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藥罪屬于什么犯罪
生產、銷售假藥罪屬于生產假藥屬于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類犯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生產、銷售假藥罪(刑法第141條),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藥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只要具有主觀故意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即構成本罪。
本罪的構成特征有哪些
客體方面
侵犯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國家對藥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數人的身體健康權利。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證、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對藥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規,建立了一套保證藥品質量、增進藥品療效、保障用藥安全的完整管理制度。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構成對國家關于藥品管理制度的侵犯,并同時危害到公眾的身體健康。
客觀方面
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的藥品管理法律、法規,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違反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是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及為貫徹該法而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辦法》、《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法律、法規。上述法律和法規中就藥品成分、藥品標準、藥品生產工藝規程、藥品經營條件、藥品監督等藥品生產、經營和管理的內容作了明確規定?!缎谭ā返?41條2款規定:“本條所稱假藥,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屬于假藥和按假藥處理的藥品、非藥品。”
生產假藥的行為表現為一切制造、加工、采集、收集假藥的活動,銷售假藥的行為是指一切有償提供假藥的行為。生產、銷售假藥是兩種行為,可以分別實施,也可以既生產假藥又銷售假藥,同時存在兩種行為。按照法律關于本罪的客觀行為規定,只要具備其中一種行為的即符合該罪的客觀要求。如果行為人同時具有上述兩種行為,仍視為一個生產、銷售假藥罪,不實行數罪并罰。生產、銷售假藥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即符合本罪成立的法定結果,這說明本罪在犯罪形態上屬危險犯。而生產、銷售假藥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則屬結果加重犯,對其處以較重的刑罰。
主體方面
犯罪主體為個人和單位,表現為假藥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兩類人。生產者即藥品的制造、加工、采集、收集者,銷售者即藥品的有償提供者。
主觀方面
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一般是出于營利的目的。當然,生產者、銷售者是否出于營利目的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行為人的主觀故意主要表現為有意制造假藥,即認識到假藥足以危害人體健康而對此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在銷售領域內必須具有明知是假藥而售賣的心理狀態,對不知道是假藥而銷售的不構成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生產、銷售的假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立案:
1、含有超標準的有毒有害物質的;
2、不含所標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貽誤診治的;
3、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可能造成貽誤診治的;
4、缺乏所標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生產,銷售假藥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藥品等的使用和購買一定要按照相應的流程進行,避免出現偏差,導致人們生命出現危險,更多相關法律問題,請大家到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合伙人撤資能返本金嗎
2020-12-03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