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一般包括哪些條款
《合同法》第12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但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如果當事人是自然人,其住所就是其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自然人的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其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如果當事人是法人,其住所是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如果法人有兩個以上的辦事機構,即應區分何者為主要辦事機構,主要辦事機構之外的辦事機構為次要辦事機構,而以該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為法人的住所。
(2)標的。標的是合同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標的是一切合同必須具備的主要條款。合同中應清楚地寫明標的的名稱,以使其特定化。特別是作為標的的同一種物品會因產地的差異和質量的不同而存在差別時,更是需要詳細說明標的的具體情況。例如,白棉布有原色布與漂白布之分,因此如果購買白棉布,就必須說明是購買原色布,還是漂白布。
(3)數量。合同雙方當事人應選擇共同接受的計量單位和計量方法,并允許規定合理的磅差和尾差。
(4)質量。標的的質量主要包括5個方面:第一,標的物的物理和化學成份;第二,標的物的規格,通常是用度、量、衡來確定的質量特性;第三,標的物性能,如強度、硬度、彈性、抗腐蝕性、耐水性、耐熱性、傳導性和牢固性等;第四,標的物的款式,例如標的物的色澤、圖案、式樣等;第五,標的物的感覺要素,例如標的物的味道、新鮮度等。
(5)價款或者報酬。價款是購買標的物所應支付的代價,報酬是獲得服務應當支付的代價,這兩項作為合同的主要條款應予以明確規定。在大宗買賣或對外貿易中,合同價款還應對運費、保險費、裝卸費、保管費和報關費作出規定。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當事人可以就履行期限是即時履行、定時履行、分期履行作出規定。當事人應對履行地點是在出賣人所在地,還是買受人所在地;以及履行方式是一次交付,還是分批交付,是空運、水運還是陸運應作出明確規定。
(7)違約責任。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致損的賠償方法以及賠償范圍等。
(8)解決爭議的方法。當事人可以約定在雙方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是仲裁解決、還是訴訟解決買賣糾紛。當事人還可以約定解決糾紛的仲裁機構或訴訟法院。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131條的規定,買賣合同的內容除依照上述規定以外,還可以包括包裝方式、檢驗標準和方法、結算方式、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等條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合同中一般應包括哪些條款?”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趙**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02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人壽保險有哪些種類以及老人人壽保險應該怎么選擇
2020-12-10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深圳一女子墜橋身亡,能獲人身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14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合同為單務合同對不對
2020-11-28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