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觀方面的成因
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既然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訂立了合同,那么、按合同履行義務應當是毫無疑問的。然而,合同簽訂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主觀上不想履行或不想完全履行合同。
主觀點原因往往引起違約行為,再由違約行為導致糾紛的產生。純粹主觀上的原因是少見的,主觀上原因背后往往存在著客觀原因。
(二)客觀方面的成因
一項合同,從訂立到履行完畢,除了即時清結的之外,往往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客觀上的原因,導致合同無法按約履行,由此引起糾紛。這里所指的客觀方面的成因,指由非合同當事人主觀意志所導致的,不得已而為之的因合同履行過程中的變化而引起糾紛的原因。
合同糾紛,從總體上來講,具有如下之特點:
(一)主體特定
合同糾紛的主體特定,是指合同當事人,合同糾紛涉及到第三人的情況也存在,但并不多見,主要是發生在訂立合同的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
(二)糾紛內容的多樣化
合同糾紛的內容涉及到合同本身內容的各個方面,糾紛內容多種多樣,幾乎每一個與合同有關的方面部會引起糾紛。
(三)屬于民事糾紛
簽訂合同的當事人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同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合同糾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民事糾紛,民事糾紛應通過民事方式來解決,如協商、調解、仲裁或訴論等。民事方式區別于行政方式和刑事方式,行政方式是通過行政手段來直接干預合同糾紛,這與合同法平等的理念是不符合的,在計劃經濟時代大量存在的行政干預,目前仍然存在,這是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相違背的,刑事方式是國家通過刑事手段來解決合同糾紛,合同一旦需要通過刑事方式解決,就不能稱之為合同糾紛了。
(四)解決方式多樣化
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多樣,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四種: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結果出來多久可以拿到錢
2021-01-24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輕微撞車逃逸扣12分后多久能重考駕照
2021-01-07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提前半個月辭職合法嗎
2021-03-10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