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財產保全錯誤的原因很多,在實踐中也很常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一)從申請人的角度看,因為財產保全分為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那么,從申請財產保全的程序上來講,我們說申請人實際上是不可能出現申請錯誤的。因為申請人只要履行提交申請、提供擔保、提供線索等義務,其他的有法院審查把關,如果程序有問題法院不可能做出保全的裁定,也就無所謂保全錯誤,既然做出財產保全的裁定,那么即使錯也不是申請人的程序上的錯誤,只能是法院的錯誤或者非財產保全程序上的錯誤。另外,從非財產申請保全程序上說,申請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的原因有:(1)在訴訟結果上申請人敗訴。(2)申請人沒有在法定期限內向法院起訴。(3)雖然起訴但被駁回。由于這些原因所導致的被申請人的財產損失,申請人應當賠償。
(二)從法院的角度看,根據《民訴法》的相關規定,法院一般是應當依申請人的申請來裁定財產保全的,只有當訴訟爭議的財產有毀損、滅失的風險或有證據表明被告可能有采取隱匿、轉移、出賣其財產的,人民法院方可依職權裁定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那么法院在裁定財產保全后是否會出現錯誤呢?首先看在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法院裁定的財產保全只要是從形式上進行了嚴格的審查,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履行了程序上的義務,就不會出現程序上的裁定錯誤,如果有那也是申請人的申請錯誤,因為財產保全的申請一般是在訴訟之初甚至訴訟之前提出的,法院此時只能審查申請是否符合程序法規定的條件,而不可能、也不需要對申請做更多的審查,尤其不可能審查申請人是否能勝訴并以之確定應否準許財產保全的申請,所以說這種情況下如果裁定保全后出現錯誤,從程序上講只能是申請人的申請錯誤。另外,法院裁定了財產保全之后,在執行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保全的對象等方面如果超出了法律規定的范圍,就構成保全不當而不是保全錯誤。再看法院依職權裁定保全的情況,前面說過法院依職權裁定保全的條件和對象范圍等,如果法院的裁定違反了上述強制性規定,就是保全錯誤。如果是執行中的問題就是保全不當。
財產保全錯誤造成損失的情形有哪些
我們知道,財產保全錯誤之后,有可能沒有造成損失,這種情況下當然就沒有賠償的責任了,但是更多的時候是會造成損失的。
(一)當事人申請錯誤的情形。
申請人申請財產保全錯誤造成損失的情形主要有:1、申請人對被申請人的資金、實物、賬戶等申請了保全措施,影響了被申請人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使其在利潤上遭受損失。2、由于財產保全,扣押、查封了被申請人的某些財物或產品等,使被申請人無法履行與他人的合同,而導致承擔違約責任遭受損失。3、申請人申請對某項特定物進行了財產保全,使被申請人無法從事特定活動而造成損失。4、申請人故意或過失申請對案外人的財產進行保全,造成了案外人的財產損失。5、因為錯誤的申請財產保全,致使被申請人在商業信譽、企業形象上遭受損失。6、被申請人損失還包括申請人未在法定期間內起訴、起訴后又撤訴、申請保全后又主動申請撤銷保全的也不能免除損害賠償責任。
另外,有些情形下造成的損失不能作為申請錯誤造成的,當然也就不能由申請人來承擔責任。比方說,申請人的申請沒有問題,但是法院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超出了申請范圍或者方法不當,造成了被申請人的損失;即使不進行財產的保全也必然會出現的損失;雖然是財產保全申請錯誤,但被申請人完全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的損失等等。
(二)法院進行財產保全錯誤或保全不當造成損失的情形。
法院的原因造成財產保全損失的情形主要有:1、錯誤保全了案外人的財產。2、保全財產超出了申請保全方訴訟請求的數額。3、申請方未提供或未完全提供擔保而做出財產保全裁定。4、對被保全財物保管不當。5、扣押有關財產權證照時未通知有關部門造成損失。6、被保全財產在保全過程中被處理而未采取相應措施造成損失。7、保全相關財產后未及時通知財產權利人造成損失。8、**保全等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著作權法定許可制度是什么
2021-03-06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花唄部分用戶接入央行征信,上了征信黑名單怎么辦
2020-12-30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刑事速裁程序能否上訴
2021-01-03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保險公司中罰則情況有哪些
2021-02-2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21-03-26免責期
2020-11-16農村土地承包的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