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是A公司的業務員,2007年3月,A公司經業務員甲聯系與B公司簽訂工業品購銷合同,A公司供給B公司20萬元的產品,合同約定了產品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及單價等。合同簽訂后,A公司按約定給B公司發運了產品,并開具了增值稅發票,后A公司多次向B公司催要貨款,但B乙公司一直未付款。A公司的內部文件《產品銷售管理辦法》中規定“貨款由經辦業務員負責催收,如在一年內收不回貨款,則轉為業務員個人債務,并應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A公司遂于2008年8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業務員甲與B公司支付貨款及利息。
[意見分歧]
對于本案A公司要求B公司支付貨款及利息的請求沒有爭議。對是否能夠一并要求業務員甲承擔責任,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甲對《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無異議,業務員甲應當承擔責任。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是買賣合同糾紛,是出賣方與買受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甲是A公司的業務員,與A公司不存在買賣合同的權利義務關系,應駁回A公司對甲的起訴。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一、本案是買賣合同關系。買賣合同是出賣人交付標的物并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本案中出賣人是A公司,買受人是B公司,應由B公司承擔支付貨款的義務。而業務員甲是A公司的業務員,不是買賣合同的買受人,其的職責就是聯系客戶銷售貨物,并不負有支付貨款的法律義務。
二、A公司起訴甲并要求其承擔相應責任的訴訟請求,依據是該公司的《產品銷售管理辦法》,此辦法是其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A公司與甲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雖然甲并未提出異議,但在公司與業務員之間的關系框架下,《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平等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而是公司在產品銷售方面對業務員所做的管理、監督行為。我國《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合同關系。故A公司以買賣合同關系為由起訴甲是不受《合同法》保護的。
三、A公司若要求甲承擔相應責任,完全不需通過訴訟程序解決。甲是A公司的業務員,受公司的管理與監督,則公司完全可以通過本公司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求甲承擔相應責任,而無需訴諸訴訟程序。亦即不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即不符合《民訴法》108條的起訴條件,故應駁回其對甲的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內容有哪些
2021-03-15國有企業改制的方式
2020-12-27質權成立的要件是什么
2021-01-17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偽造印章被判刑所簽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08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