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發票只限于用票單位和個人自己填開使用,不得轉借、轉讓、代開發票;未經國家稅務機關批準不得拆本使用發票。
②單位和個人只能使用國家稅務機關批準印制或購買的發票,不得用“白條”和其他票據代替發票使用,也不得自行擴大專用發票的使用范圍。
③凡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如實向付款方填開發票;特殊情況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開具發票。
④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實現經營收入或者發生納稅義務時填開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填開發票。
⑤單位和個人填開發票時,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限、號碼順序填開。填寫時必須項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全份一次復寫,各聯內容完全一致,并加蓋單位財務印章或者發票專用章。對于填開發票后,發生銷貨退回或者銷售折讓的,在收回原發票或取得對方主管稅務機關的有效證明后,方可填開紅字發票。用票單位和個人填錯發票,應書寫或加蓋“作廢”字樣,完整保存各聯備查。
用票單位和個人丟失發票應及時報告主管稅務機關,并在報刊、電視等新聞媒介上公開聲明作廢,同時接受稅務機關的處理。
(2)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填開。
一般納稅人填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除按上述規定填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填寫要求。
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包括視同銷售貨物在內)、應稅勞務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但在下列情況下不得開具專用發票:
①向消費者銷售應稅項目、銷售免稅項目。
②銷售報關出口的貨物,在境外銷售應稅勞務。
③將貨物用于非應稅項目,將貨物用于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將貨物無償贈送他人,提供非應稅勞務(應當征收增值稅的除外),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
向小規模納稅人銷售應稅項目,可以不開具專用發票。
一般納稅人必須按規定的時限開具專用發票:
①采用預收貨款、托收承付、委托銀行收款結算方式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②采用交款提貨結算方式的,為收到貨款的當天。
③采用賒銷、分期付款結算方式的,為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④設有兩個以上機構并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于銷售,按規定應當征收增值稅的,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⑤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的,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銷清單的當天。
⑥將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經營的,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⑦將貨物分配給股東,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一般納稅人經國家稅務機關批準采用匯總方式填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當附有國家稅務機關統一印制的銷貨清單。
銷售貨物并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后,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應視不同情況分別按以下規定辦理:
購買方在未付貨款并且未作賬務處理的情況下:須將原專用發票的發票聯和抵扣聯主動退還銷售方。銷售方收到后,應在該發票聯和抵扣聯及有關的存根聯、記賬聯上注明“作廢”字樣,整套保存,并重新填開退貨后或銷售折讓后所需的專用發票。
在購買方已付貨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賬務處理,專用發票發票聯及抵扣聯無法退還的情況下:購買方必須取得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以下簡稱證明單)送交銷售方,作為銷售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的合法依據。銷售方在未收到證明單以前,不得開具紅字專用發票;收到證明單后,根據退回貨物的數量、價款或折讓金額向購買方開具紅字專用發票,紅字專用發票的存根聯、記賬聯作為銷售方扣減當期銷項稅額的憑證,其發票聯和抵扣聯作為購買方扣減當期進項稅額的憑證。
購買方收到紅字專用發票后,應將紅字專用發票所注明的增值稅從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如不扣減,造成不納稅或少納稅的,屬于偷稅行為。
凡具備使用電子計算機開具專用發票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申請報告以及按照專用發票(機外發票)格式用電子計算機制作的模擬樣張,根據會計操作程序用電子計算機制作的最近月份的進貨、銷貨及庫存清單及電子計算機設備的配置情況等,經主管稅務機關批準,購領由國家稅務機關監制的機外發票,并按規定填開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派出所可以開違停罰單嗎
2021-01-13工傷鑒定一定要康復期后才可以做嗎
2021-01-27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留置物如何確定價格
2021-03-07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新民訴法關于財產保全的規定
2020-11-29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房屋拆遷安置費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24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虛假考勤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0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構成要件
2021-02-26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